咬文嚼字,读文识人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微型课题】 赏其文,方能知其人;知其人,才能析其文。
【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作者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选自其回忆录《陶庵梦忆》。全文一百六十余字,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廖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异景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咬文嚼字,读文识人的方法,探究张岱人物形象。(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作者情感,读透文章内涵。(难点)
【课前准备】 根据预习导学单原文和资料助读进行自学,完成预习导学案探究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导入新课
初识张岱
《金山夜戏》故事导入。
聆听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初读感知
走进张岱
1、出示对联,感知内容。
上联:西子湖上张岱独看大雪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3、出示本课研读方法:赏其文,方能知其人;知其人,才能析其文。
根据预习导学案探究题一自由发言。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感知文意,初步体会本课学习方法。
研读品味
理解张岱
(一)咬文嚼字,细读文本
1、出示研读话题一:品读《湖心亭看雪》,你认为张岱是一个 的人?
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定点品析,朗读体会,从景物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探究张岱的人物形象。
根据预习导学案探究题二进行小组讨论。
2、圈点勾画,赏词析句,反复诵读,初步理解张岱其人。
反复诵读,通过赏词析句,文本细读,探究人物形象,达到“赏其文,知其人”的目标。
(二)探究作者,知人论世
借助助读资料整合张岱生平简介。扣住“明末清初人”和“入山著书以终”讲解,深入体会张岱追思故国的痴心。
咬文嚼字,读文识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