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及康复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一)理解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
(二)认识应激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
(三)了解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心理反应;
(四)掌握运动损伤心理康复的主要方法;
(五)学会制定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计划;
(六)运用应对策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框架(见图8-1)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
运动损伤的
心理反应
否认
愤怒
许愿
抑郁
承认
运动损伤发生的
心理致因
应激
动机
人格
心理准备
运动损伤的心理
康复方法
调整认识
设置目标
积极思维
社会支持
掌握应对技能
图8-1运动损伤的心理及康复教学内容框架图
三、知识拓展与深化
(一)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于长隆等(2000)对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116名进行了创伤调查,结果发现男运动员的创伤发病率为 88 .5%,女运动员为6 %。其创伤特点主要为急性伤或由急性伤迁延而来,慢性伤只占20%左右;创伤的多发性也很明显,占70%以上。创伤发病率最高的6种疾病依次为腰背肌肉筋膜炎、髌腱腱围炎、腕关节三角软骨盘损伤、踝关节韧带断裂和不稳、髌骨软骨病和肩袖损伤。樊莲香(2002)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140名进行创伤调查,结果发现 51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涉及9个部位,重伤例数33例,,部位以腰、踝发病率高;中等损伤 81例,腰、脚背、膝、踝发病率高;轻伤185例,脚背、踝关节、腰、肩关节发病率高。总体上各部位发病率最高的为腰,其次为踝、脚背、膝、肩部位。损伤发病时间主要为平时技术训练。刘明辉等(2001)对我国120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了创伤调查,结果发现肩、膝损伤占 %,最为常见的为腰肌损伤、肩袖损伤、距腓前韧带损伤、髌腱末端病等。多为训练 6~9年健将级以上的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多是自由泳、蝶泳、仰泳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则多是蛙泳运动员。损伤多发生在冬训大运动量训练和赛事繁多的赛前大强度训练的季节,类别多属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陈雅玲(2003)对1150 名中学生进行运动损伤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女中学生损伤发生的几率相等,初中生,特别是初一新生是运动损伤的高危人群,3~5 月份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 损伤的部位常见于下肢,性质多为关节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
(1) 体操是一种力量和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技术中支撑、落地等动作较多,因此体操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是肘、踝关节,以肘关节损伤最为严重。临床症状以肘关节骨髓炎、合并软组织急慢性损伤较多。其次为踝关节,多为起跳落地后扭伤为主。在吊环中因摆动振幅不协调造成腰部损伤的比例最大,跳马中以落地不当而致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多见。
(2) 田径运动包括跑、跳、投掷和竞走。短跑常见创伤有大腿后部屈肌拉伤、足踝腱鞘炎、跟腱纤维撕裂、断裂或跟腱腱围炎、髂骨前上棘的断裂、踝关节与膝关节扭伤、母趾种子骨骨折等。中长跑有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或骨折。马拉松运动员常发生膝外侧疼痛综合征,胫前肌腱鞘炎及足趾挤压伤。跨栏最易发生大腿后肌肉拉伤(包括坐骨结节末端病)、腰痛及髌骨软骨病。跳高、跳远、三级跳和撑竿跳常见创伤为踝关节韧带捩伤或骨折、足跟挫伤、膝关节的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前臂骨折及肩部挫伤。投掷常见创伤为肌肉韧带捩伤(肩、腰、膝、肘关节)或骨折。铁饼常见创伤为髌内软骨病,髌腱捩伤及伸膝腱膜炎。投掷手榴弹与标枪,肩袖伤、付内侧副韧带、肌肉的捩伤,投掷肘、髌骨软骨病或伸膝腱膜炎最常见。掷链球常见创伤为斜方肌拉伤。铅球常见创伤为掌指关节扭伤、左侧腰方肌拉伤、指屈深肌腱拉伤、蚓状肌拉伤及髌骨软骨病。
(3) 球类运动损伤特点。篮球运动强度大、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频繁的身体接触,最常见创伤是踝关节韧带的捩伤或骨折、膝的韧带半月板损伤、指挫伤及腕部舟状骨骨折、髌骨软骨病。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损伤程度多为轻伤,以膝、踝关节扭伤、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最常见,其中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比较少见,守门员易发生手腕(舟状骨骨折)及肘的创伤(鹰嘴皮下滑囊炎及血肿)。“足球踝”、趾骨炎及髌骨软骨病慢性创伤也较多见。排球是技能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其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膝、踝、肩、腰、手指、肘、腕,以肩袖损伤、冈下肌麻痹、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多,膝伤以髌骨软骨病、股四头肌外侧头末端病、半月板骨折与棘突骨膜炎较多。此外,“扣球”、“封网”、“救球倒地”也可以发生背部、臀部的挫伤及上下肢其他关节韧带的捩伤或扭伤,其中指扭伤、骨折和脱位最常见。损伤性质,急性以踝关节损伤居多,慢性以韧带
第八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及康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