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六 中信泰富套保
案例六 中信泰富套保案例六 中信泰富套保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间,中信泰富分别与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资本、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瑞信国际、法国巴黎银行等13家银行签订了24份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合约币种涉及澳元、欧元及人民币,目的是对澳大利亚一笔约42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做汇率套保。。
书籍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间,中信泰富分别与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资本、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瑞信国际、法国巴黎银行等13家银行签订了24份外汇累计期权合约,合约币种涉及澳元、欧元及人民币,目的是对澳大利亚一笔约42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做汇率套保。。
给中信泰富带来最大损失的是澳元期权合约,这是站在银行角度的看跌期权合约,中信泰富是此看跌期权合约的出售方,即卖出看跌期权的一方,而银行是买入看跌期权的一方。合约的行权价为1澳元=。该合约规定:当外汇市场上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超过了1澳元=,银行放弃出售澳元的权利;,即低于1澳元=,对手银行行使权利,这个权利就是按照1澳元=,向中信泰富卖出澳元,也就是中信泰富要买进澳元,支付美元。2008年7月以来,澳元大幅贬值,最低已跌至1澳元=,这就意味着中信泰富要不断地买进澳元。如果澳元一直处在低位,则到2010年10月,中信泰富每月都要以1澳元=,向汇丰等银行支付美元买入澳元,。
中信泰富的这些外汇期权合约,已导致中信泰富155亿港元的亏损,但是中信泰富从外汇期权合约中,能赚到的最高盈利只有4亿多港元。盈亏差距30多倍。
中信泰富之所以发生巨亏,就是因为决策者对金融衍生品不熟悉。外汇期货、外汇期权都是金融衍生品。
中信泰富投资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主要有4种,分别为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在澳元合约中,,若汇率低于此数值,公司须以两倍数量接货;双币合约规定,、,按照表现更弱的一方来接盘澳元或者欧元,直到2010年7月;而人民币合约则参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到一定利润水平对方可以不再执行合约,,不能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从数量上来看,由于衍生品履约周期为3年,远远长于现货贸易周期,造成两公司衍生品量都大大超过实际所需保值量。中信泰富买入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是为了对冲投资澳大利亚矿业初期投资16亿澳元的外汇风险,加上1年10亿澳元的运营费用,1年所需澳元总量也不过26亿澳元,但在外汇衍生品上的投资实际上最终持有超过90亿澳元(仅以其一笔最大的合约头寸计),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3倍多,
案例六 中信泰富套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