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此书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退休教师王晓春老师在" 教育在线"的" 班主任论坛" 上对来自网友的一些教育实例的点评, 分为四大部分: 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和管理问题。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教育现象, 从一个专业研究者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分析, 以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摆正教育的航向, 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读罢此书, 我仿佛经受了一次" 专业的洗礼" 切切实实认识到要想当好一名教师, 仅有" 爱心" 远远不够, 仅有" 严厉" 也远远不够, 要有一种研究的意识, 提高专业水平, 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 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在回答" 今天怎样做教师" 这个复杂问题时,王老师明确指出"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 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 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这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更有启示作用。可是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正如王老师在前言中说到" 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 严管' 一边' 奉献爱心' 。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助家长的手" 修理" 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指望教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 于是没辙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 教师越感觉劳累, 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我感觉, 以这样的专业能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越来越奇的新一代,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这可能是我们很多老师活得累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专业性不强, "谁也能干得了" ,所以教师地位的提高也是举步维坚。针对" 爱学生" 这个问题,王老师指出"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 而不是私人的爱";"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 一种关切, 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 ,而前提是尊重,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太在意教师是否爱自己, 而希望老师都" 尊重" 自己而已。我们区分清楚了爱的性质之后,便很容易理解,作为教师, " 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私人感情是无法强求的"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