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正确打开方式——亲子沟通
【适用年级】
初一
【理念阐述】
亲子沟通,是亲子之间双向的互动模式。进入初中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同学们对于自我独立的追求逐渐上升,对于父母的管教开始出现逆反行为。而且这一阶段家长与社会对于学生学业的期望要求,导致亲子之间容易出现沟通障碍。
心理学调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从12岁开始,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高中阶段跌至最低谷。19岁后开始较快上升。研究小组分析成因时指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亲子关系质量、家庭结构和学校教育质量。“与父母相处得好”的青少年在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好于其他青少年。由此可见,12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关键年龄,亲子关系质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它对孩子的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亲子沟通是双方交互的过程,在看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逆反行为时,心理健康课程更应该关注这种成长中的积极因素,他们比以往更加想要拥有主动权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亲子关系中推动和谐沟通,用合理的换位思考去理解父母的想法,以积极态度去应对青春期的亲子冲突。
课程设计从爱的感知,唤醒过去的美好回忆,让学生感知到父母行为背后的努力,父母给予的爱可能不是你所接受的方式,但这份爱如果你换一个方式去打开,那么这份爱就能更好的从父母手中传递给你,成为你的重要支持和美好动力。
【辅导目标】
帮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感受过去的点滴温情时刻。
学习如何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更合理的方式应对亲子间的冲突。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化解冲突的观念,在理解父母的同时,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背景音乐
【活动设计】
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爱的感知与冲突
1.引入主题
播放大萌子与父亲的30年老照片,感受30年时光背后的温情故事。(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
教师问:?
,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出:学生感慨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学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父女间慢慢的爱的互动,联想到了自己与父母的温情时刻,但是也提出了生活中自己与父母的不和谐之处。
2.关于爱的冲突的大讨论
案例讨论:
苦恼的小薇:父母与我照夕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们对我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现在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们之间的隔阂了。
伤心的父母: 她上了初中以后,与我们的交谈明显减少了,问她学校里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们,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教师问:是什么使他们子女父母关系疏远?
请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总结。
学生:代沟问题
交流以成绩为主
放大缺点
爱翻旧账
……
1.通过两个问题的设计,在情境下引出主题,增加了学生的共鸣与感受性。
2.通过该模式的大探讨,将思考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主动发现亲子沟通的问题所在。
爱的正确打开方式——亲子沟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