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徐霞客传-教案
17 徐霞客传
教学目标: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中句式的特点。
、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详略互用的写法。
、为地理学穷毕生精力而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学叙人物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互用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喜欢游历山山水水,如李白、苏轼、王维等,这些人看完风景后都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有一个文人,他在领略山水之余
,还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作了详细考察记录,为中国地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徐霞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徐霞客传》,一起领略这一文学、地理上的奇人。
二、基础知识
1. 读准字音
①江阴梧塍里人也(chénɡ)
②既上,煹烟为信(ɡòu)
③每思飏去(yánɡ)
④凌绝壁,冒丛箐(qìnɡ)
⑤悬度绠汲(ɡěnɡ jí)
⑥以崟岩为床席(yín)
⑦以山魅、木客、王孙、貜父为伴侣(jù)
⑧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pán shuì)
⑨扳绝磴,上十数里(dènɡ)
⑩其颠罡风逼人(ɡānɡ)
2. 通假字
⑨则其母正属疾(属,zhǔ,适逢。)
⑩啮指相望(啮指,咬手指,意谓思念。)
4. 词义辨析
(1)具
①具笋舆以归 (准备。)
②具述石斋颂系状 (具体。)
③臣具以表闻(通“俱”,全、都。)
④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准备。)
(2)若
①其为人若此 (至,至于。)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
④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假如。)
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而
①归而追石斋于黄山(表并列关系。)
②穷流沙而后返(表承接。)
③而贵竹、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连词,表顺接。)
④鸡足而西出玉门关数千时 (连词,表并列。)
⑤三月而毕(表承接。)
⑥与三人而为四(表并列。)
⑦ 不食而卒(表修饰。)
(4)以
①吾以老布衣(凭借。)
②以玄冲拟之(介词,根据。)
③具笋舆以归(表承接。)
④以六月卒(介词,在。)
5.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力耕奉母(力:用力,努力。)
②辞家西还(西:向西。)
③北抵岷山(北:向北。)
④又南过大渡河(南:向南。)
⑤霞客西归(西:从西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则其母正属疾(属疾:生病。)
②扳绝磴,上数十里(上:往上。)
③八月不火食 (火食:起火煮食。)
④礼迦叶(礼:以礼相待。)
⑤函其骨 (函:用匣子装。)
⑥上衡岳 (上:登上。)
⑦历西域(历:走过。)
(3)动词活用作名词
①遇盗于湘江 (盗:盗贼。)
②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观:景观。)
(4)形容词作动词
穷河沙 (穷:穷尽。)
6. 古今异义词
①每岁三时出游(古:春、夏、秋三季。今:3点钟。)
②辨水脉,搜讨形胜(古:优美的。今:胜利。)
③曾造雁山绝顶否(古:山的最高峰。今:非常。)
④下青柯枰。心动趣归(古:心里感到不舒服。 今:心里感动。)
⑤从野人采药(古:未开化的人。今:指性情粗野的人。)
⑥江河二经(古:长江黄河两条经脉。今:泛指江河。)
⑦多囿于中国一隅(古:中原。今:国家名。)
⑧乃泛滥中国之始,非发源也(古:江河水势盛大的样子。今:水向四处漫流。)
⑨计其吐纳,江倍于河(古:流量。今:本指呼吸,后比喻吸取与放弃某东西。)
⑩又辨三龙大势(古:山脉。今: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7.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②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③非发源也。
④乃泛滥中国之始。
(2)省略句
①霞客生里社。
②以为常。
③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
(3)定语后置
①有麋鹿数百群。
②白烟一道。
(4)被动句
静闻被创死。
(5)状语后置
遇盗于湘江。
8. 翻译重点句
(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在他的家里。
(2)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
17-徐霞客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