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
摘要:线条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得线条形式变得极为丰实,产生了感人的艺术魅力。传统中国画以笔墨精致,形神兼备为上。于是线在国画中的运用就上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本文试图对中国画当中线的运用进行研究,了解中国画中的线所具有的丰富表现性,书法的关系与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线条;书法;绘画;艺术 ;中国画;造型功能与审美功能
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笔墨丰富,意境深远,不求形似,追求神韵,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其中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更是画家造型、传神的重要语言。
中国画讲究抒情和写意,为了拓展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用线造型言简意赅,更贴近画家的心灵,富有表现性。线一直是本民族根据自己生活方式、美学观念来思维的艺术语言。纵观中国历代绘画,在形式上一种明显的线条主题就展现在你的眼前,形式的真实性被揭示出来,非常一致地让可视的世界服从于线条,一切都包容在线的变化之中。
引言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最简练概括的表现语言,是带有主观性的,带有情感的,带有长的 粗的 细的 曲的 直的 方的圆的快的慢的 连续断续·····种种的线,在相互作用中产生节奏,形成韵律,表达情感,,。
第一章 中国画线条与书法的关系
< 一 > 书面同源
中国绘画在自身发展演进中,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书法艺术与中国画有着不解之缘,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视觉感受,书法注重用笔的疾缓,线条的力度,书法中的点、划和绘画中的长短、曲直、刚柔、虚实有一致的地方;书法中的分行布白与绘画中的章法结构也有近似之处,至于书法中的韵律、节奏、格调、气势也有共同之处。“善画者必善书”、“言画法者,先明书法”。古往今来,优秀的画家从书法中汲取营养和获得灵感,籍以丰富国画的线条变化。孟颊有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借鉴书法的行笔走势,追求书法的线条变化,是画家们丰实绘画形式的有效手段。“书面同源”道出书法和绘画一脉相通的实质,吴昌硕先生有两句诗说得好,“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长期以来,书画家们互相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 二 > 书画同源
中国画起源古代,线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器分黑、白和彩。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半坡村出土的彩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永靖出上的一件摹拟船形的壶,工匠以单体的线,让场景活灵活现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3029757
  • 文件大小611 KB
  • 时间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