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拖拉》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因此,本课尽可能的将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找到教材中儿童与教室中儿童生活的对接点,将与儿童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作为教学载体,通过认识的提升与方法的指导展开本课教学活动,把情感的体验、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主线,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悟生活,体验情感,找到方法,养成习惯,使教学真正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
【教学目标】
1. 认识拖拉现象,发现生活中的拖拉行为。
2. 认识拖拉的害处,感受时间的意义。
3. 找到做事不拖拉的方法,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4. 体验不拖拉的快乐,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到做事不拖拉的方法,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难点:认识拖拉的害处,感受时间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感知拖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又有趣的儿歌,请大家认真听一听,边听边想儿歌里说了些什么?(课件播放儿歌录音并出示教材第一幅插图和儿歌)
:同学们,听了儿歌,你知道生活中的小拖拉时常会说些什么呀?(出示板书:等一下) 同学们看,这个小拖拉为什么要说“等一下?”
大家想一想,这个小拖拉还会在什么时候说“等一下”呢?
小结:看来“等一下”成了小拖拉们的口头禅。
3.
(课件播放儿歌录音并出示教材上面的插图和儿歌) 提问:再来看看,这个小拖拉又遇到什么事情呢?
小结:看来,这个小拖拉因为做事三心二意老是做不完,所以他总是喜欢说“还没完”。(板书:还没完)
:生活中,小拖拉们常说的口头禅还有哪些?你们说过这样的口头禅吗?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板书:不着急 还早呢 )
小结:这些都是拖拉的表现。(板书课题:拖拉)做事拖拖拉拉,就不能按时把事情做完。
二、联系实际,认识拖拉的危害
,多少都有拖拉的习惯。有的同学说,拖拉一下没有关系。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图文)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的讨论,你觉得拖拉一下有关系吗?
预设提问:(1)你两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
(2)迟到五分钟,错过了火车,你心情会怎样?
,拖拉会破坏我们的计划,原本快乐的心情也糟糕起来。有一位出了名的拖拉大王,他的名字叫面包熊。我们就来看看今天早上面包熊家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播放面包熊动画)
交流:(1)看了面包熊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2)它为什么会拖拖拉拉出不了门呢?
我有好办法:面包熊的妈妈一边着急上班一边又着急送面包熊上学,你们能不能帮帮面包熊? 预设:睡觉脱下的衣服放好。书本用完放到书包里(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拿起来快,找起来方便,第二天就不会手忙脚乱了!(板书: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
:平时,同学们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里,你有没有遇到像面包熊这样因为拖拉而不开心的事情呢? (四人小组里小声地互相说一说你的事情)
全班交流 ,预设:(1)吃
《我不拖拉》 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