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西方哲学史复习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温和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括,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唯实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唯实论认为共相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实在;温和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直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
实体:实体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分个体、属、种三级。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第二实体是“属”和“种”。“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
先验理念:灵魂、世界和上帝是理性思维的最高概念,康德称之为先验理念。先验理念是理性攀升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自我创造。它们只是符合三段式推理的上升趋势,并不与任何感性直观相符合。既批判又肯定。
绝对命令:善良意志和自律被康德称为绝对命令。绝
西方哲学史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