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某某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某某省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和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波动,在上世纪 90 年代之前,全省人口出生率始终高于全, 人口老龄化晚到将近四年。也正是基于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某某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比重高、增速快、农村高于城市等明显特征。目前对整体老龄化的研究文章很多,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还显薄弱。本文根据普查资料和基层调研数据,对某某省农村老龄化状况和问题进行粗浅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1、某某农村人口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 2000 年某某省农村少儿人口比重 % 、年龄中位数 6岁、老年人口比重 % 、老少比 ,按照 2005 年全省农村老年人口占 % ,老少比 推算, 2002 年左右农村老年人口已达 7% ,老少比超过 30, 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比总人口早两年进入老龄社会。 2 、某某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某某农村老龄化社会特征明显,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明显。某某同全国一样,虽然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晚了几年,但农村老年人口由 1982 年的 % 上升到 2002 年的 7% 仅用了 20年。由此可见,某某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很快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健康水平提高,全省农村 80 岁以上高龄人口比重将继续上升。二是区域分布不平衡,贫困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某某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区三大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陕南最为突出,其次是关工、陕北。在秦巴山区调研时我们看到,随着移民搬迁,中高山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和青壮年人口多向城镇和平川转移,中高山区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川道集镇。三是“未富先老”十分突出。某某省 2009 年人均 GDP 为 21732 元(折合约 3200 美元),远低于发达,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口贫困而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3438 元,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使“未富先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应对老龄化的实力非常薄弱。 3 、农村人口老龄化原因与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同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紧密相关,但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下降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人口迁移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育水平的降低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式,家庭用于养育子女的阶段明显缩短,无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阶段、单身阶段大大延长,四世同堂家庭在农村已经很少见到。由于城市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多数选择到城市就业发展,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越来越多的纯老年人家庭。目前农业生产以“ 386199 形式”为主的现象就是农村老龄化的生动写照。另外,根据人口普查资料, 1990 年全省农村 65岁及以上人口仅为 万人, 2000 人达到 万人,年均增加 万人。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省农村老龄人口则逐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 2000-2005 年农村老年人口年均增长 万。据专家预测, 未来 30年,某某省农村老龄化水平不仅始终高于全, 而且将逐步向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