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位于内蒙古中部)
《敕勒歌》的创作与翻译
这首描绘草原风光和游牧画景的著名民歌《敕勒歌》,起初由高车族牧民用高车语创作。高车族即为铁勒族,又叫敕勒族。
后来,高车族与鲜卑族的交往增多,《敕勒歌》便被译为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敕勒歌》又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下来。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氐
羯
一、孝文帝的改革背景
北 方
少数民族
相对落后
相对落后
逐水草
而居
以游牧
为主
先进
比较完备
定居
以农耕
为主
汉 族
文 化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民 族
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比较表
少数民族内迁,他们与汉族长期
杂居相处,时间长了,会怎样呢?
民族融合:指历史上一些民族(或其中部分)自然形成一体的现象,具体而言指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生产技术、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吸取、相互影响的过程。
族名
所建立的政权名称
匈奴
前赵(319-329) 北凉(401-439)
夏 (407-431)
鲜卑
前燕(337-370) 后燕(384-409)
西秦(385-431) 南凉(397-414)
南燕(398-410)
羯
后赵(319-350)
氐
前秦(351-394) 后凉(386-403)
羌
后秦(384-417)
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五胡”。
拓跋鲜卑三鹿纹金牌
鲜卑祖庙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北魏建立者—拓跋珪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后定都平城(平城,今山西大同);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的开始。
北朝政权更迭表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534~550年) (550~577年)
(535~557年) (557~581年)
(439~534年)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