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七集).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集) 2010/4/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 02-039-000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经本第六面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于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 不胫而走”, 从这句看起。黄老说夏老会集的这个本子, 印出来之后很快的就流通出去,所以不胫而走。“胫”就是小腿,“不胫”是虽然它没有腿,它走得很快,传播得很快,意思是传播得很快,这是当时的现象。因为社会的不安定,中日战争起来,这是战前的事情,山东这一带也是被日本人占领,所以夏莲老弘法的工作当然就受到阻碍。社会一直到现在都不稳定,全国解放之后又经历许多灾难,这个他后面都讲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算是安定,宗教的活动渐渐恢复。所以夏老居士告诉黄念祖,说他的这个会集本将来是从海外传到中国来的。夏老讲这些话, 同学们听到都不以为然, 感到很奇怪。到以后, 这几十年过去,果然如是,由此可知,法运的兴衰,老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当年最初印的本子不多。前面提过,慈舟法师在济南讲这个会集本,我前面跟诸位报告,那会集本大概还没有定稿,老人修订过十次。慈舟法师用的本子不是最后修订的,不是定本,因为他的科判我看到了。老人用的本子,会集本,全经一共分为三十七品,也许就是用“三十七道品”这个意思,三十七品,这个科判我手上有一本。这就不是我们现在用的本子,现在这是最后的定本,一共分为四十八品。可是,慈舟法师对这个大经,算是最先开的先例,把科判加到后面。我依据他老人家的科判,用现在这个本子,做了更详细的科判,分得很细,我们有科会,科跟经会在一起。这个科会的本子流通,流通量也很大,应该我们此地有,没有摺叠的本子,有装订的本子,有科会。还有一本,跟李老的眉注合印在一起,科会跟眉注合刊本,这个本子也印得很多,可以做为学习研究这个大经的帮助。“佛界尊宿多以会本文简义丰”, 文字确实比过去原译本跟两种会集本要简单多了, 容易多了, 而且意思非常圆满。前面两种译本缺失的, 夏老全部都把它补过来, 这是很难得。“词畅理圆”, 理圆满没有欠缺, 文字非常通畅, 让你看到很舒服。“讲说赞扬, 流播中外”, 用这个本子讲《无量寿经》的,讲述、赞叹、宣扬,流播中外这个工作我们是很努力的在做,什么时候开始?李炳老往生之后。在他老人家在世之时,我们想做,老师不同意,说这个本子有争议,就是佛门确实有些障碍。我那个时候想讲,老师说不行,你年岁太轻,分量不够, 如果讲这个经,别人对你批评,你招架不住。所以我就把这个,那个时候印了一千本,我记得是韩馆长五十岁生日,我们想讲这个经给她祝寿,李老师不同意,我们就改讲《楞严经》, 这个大家没话说。这个争议多半都是出自于嫉妒障碍,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不能避免。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无论在德行、在智慧都比不上古人,连他们都遇到这么多困难。你看这个会集本,前几年大陆上提出反对的声音,大家都知道。现在这个声音没有了,因为国家宗教局肯定了,大家没有话说。所以我们晓得,念公注这本经不容易,非常的艰难,我们要晓得这个事实真相。“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这几句话是真的。李炳老往生之后,那个时候我在美国,在美国发起印这部经典。因为这个会集本,李老师手上只有这一本,讲解的时候他做了眉注,自己用毛笔写的,小楷行书,写得非常好。他老人家把这个本子给我, 我手上保存这么多年, 没人看见过。老人往生,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七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