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清水河学校:张培培
【教材分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学期教材,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语言生动,语调明快,意境优美。
【设计理念】
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新课标提出:“阅读诗词,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本课教学努力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感受如诗如画的美——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词中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3、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理解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词中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词人生活的情趣及心境。
2、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理解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李清照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
你们读过词吗?(学生回答)
那你们能不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词有词牌名,它不是词的题目,而且每一种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过渡: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就叫做——《如梦令》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本导入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学生了解词牌等词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词的学习欲望,为本课教学提供契机。)
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
多媒体出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并播放示范朗读。
1、一读《如梦令》,读通读顺。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通顺、读正确。
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①生字“藕<ǒu>”读音及字形。
②多音字“兴”这里读第四声,表兴致,兴趣。它什么时候读第一声?
③读词应注意停顿,读出些词的味道。
(2)生齐读词。
2、再读《如梦令》,读懂词意。
出示词的注释,学生自读自悟,不明白的可相互讨论。
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读词后的理解。
重点理解“兴尽”、“ 沉醉”。
(师视情况补充介绍:古代文人爱好喝酒,比如关于“诗仙” 李白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设计意图: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因此,这一环节“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其自读自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三、想象画面,体味意境,品味语言
1、三读《如梦令》,品味语言。
过渡: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而李清照只用了三十三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她真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凝

《如梦令》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