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律教案.doc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基础文案
教材
第七册P56〜58
主备者
根据探究方案
调整情况
复备者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提示
1、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 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过程,并初步 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 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
2、 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在观察、实验、猜 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 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地喜悦,进 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 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提示
重点: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素材
一、准备性学习
交流“知识准备”
1、 交流“知识准备” 一第(1)小题
比一比,算一算。
(1) 32+18= 27+15= 25+13=
18+32= 15+27= 13+25=
同桌互批,集体核对后重点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旧知,通过两组对比,发现加数交换了位置,
但结果一样。)
(学生目标:学生能观察、交流得到加数、和不变,但加数的位置交换
了一下。)
2、 交流“知识准备” 一第(2)小题
(2) (45+25) +13= (36+18) +22=
45+ (25+13) = 36+ (18+22)=
(设计意图:复习计算顺序,初步让学生感知将两个数凑成整十数能使 计算更简便。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计算顺序变了,数据、运算符号、 位置和结果都没变。)
(学生目标:掌握运算顺序,初步体会先算能凑成整十数的那道算式比 较简便。)
3、 交流“知识准备”二
填上合适的数。
57+18= ( ) +57 46+12=12+ ( )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两边和相等,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也不变, 只要交换两个加数即可。)
(学生目标:学会观察和不变,加数位置交换一下。)
4、 交流我的疑问
预设问题:①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区别是什么?
学了加法的运算律有什么作用?
二、针对性学习
(一)教学加法的交换律
1、 出示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共有多少人? (3)参 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 师生研究解决第一个问题,揭示加法交换律。
(1) 指名口头列式,28+17,还可以怎样列式? 17+28o
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 这两个式子相等吗?为什么?
(计算结果相等)(都是求跳绳的有多少人) 那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教师板书:28+17=17+28,指名读算式。
(3) 交流“预习提示” 1
(4) 小组观察、交流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 变?
(两个数的位置变了,数据、运算符号、结果没有变)
(设计意图:从实际事例引入,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主 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过程。)
(学生目标:学生应观察、比较、感知到两
加法运算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