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法的精神读书报告.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论法的精神读书报告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读书报告
一、背景及概述
(一)背景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专制主义的冲突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进一步成熟。另外,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为孟德斯鸠理论的形成作好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大批进步的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进步人士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他们激烈的抨击封建主义腐朽的社会秩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也被广泛接受。这都为《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资产阶级新兴、封建统治衰落的社会背景和资本主义前期思想革命的学术背景下,孟德斯鸠历时五年考察了欧洲各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并在回国后完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巨着《论法的精神》。
(二)概述
“法的精神”的内涵:法律必须同业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及原则相关联,无论是政治法还是民法都如此;法律应当与国家的自然状况相联系,与气候、土壤、位置、面积以及农民、猎手或牧民等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相关联;法律必须与政体所能承受的自由度相关联,还要和居民的宗教、癖好、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以及礼仪相关联;法律条款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它们和各自的渊源、和立法者的宗旨以及奠定法律基础的事物秩序相关联。孟德斯鸠所讨论的法的精神就是上述关系,他得出的结论也是对上述关系的研究结果。
二、作者观点及其论述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分条讨论了法律与政体、气候、土壤、人口、宗教等的联系,并在最后提出了立法的精神与途径,这也就是“法的精神”主要内容。站在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一经典着作,书中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还有贯穿其中的分权理论和自由理论,在此一并列出。
(一)法的精神
1、法律与政体的关系
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的原则是品德,即对共和国的爱;君主政体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与所在国政体原则相适应,各种政体下的法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共和政体的法律应规定平等与简朴,建立投票权利的法律是基本法律;君主政体应当实行贵族世袭制,由于贵族数目多,需要一个参议会来处理贵族的一切事务。因此,规定参议会的成员、资格、职权的法律就成了该政体的基本法律;而专制政体中所有事物都取决于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喜怒,故而几乎不需要任何法律。这一部分作者的论述方法主要是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和前人着作,辅以作者游历考察的所见所闻。
2、法律与气候的关系
孟德斯鸠认为,人的精神特征和内心情感在不同气候中差别极大,所以法律应当与之有所关联。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心脏跳动和纤维末端的反应更强烈,分泌更平衡,心脏也更加有力,所以更有活力,更自信、勇敢、坦率;而生活在炎热地区的人,由于纤维的末端变松弛,降低了它们的力量和弹性,便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由此便容易产生性格上的软弱、怯懦。在炎热的气

论法的精神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yu_Fang
  • 文件大小214 KB
  • 时间2021-06-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