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生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病生名词解释 1. 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2. 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 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3.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4.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5. 无菌: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6. 生长因子: 某些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有机物质,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1 汹涌发酵:是指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 同时生成大量气体( 氢与二氧化碳), 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 并将液面上的凡土林层向上推挤, 气势凶猛, 称为“汹涌发酵”,是该菌的特点之一,有助于鉴别。 2 .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群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 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微小, 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或数千倍以上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4 .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5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6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7 .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 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8. 菌群失调: 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 故也称比例失调。 9 .条件致病菌: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 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10. 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 m) 为测量单位, 结构简单,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核膜和核仁, 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型细菌: 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 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 称为 L型细菌。 12. 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存在于细胞质中, 为闭合的环状双股 DNA ,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13. 荚膜: 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14. 鞭毛: 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5. 菌毛: 有些细菌表面在电镜下可见有较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 称为菌毛。菌毛包括性菌毛和普通菌毛两种。 16. 芽胞: 某些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细胞质脱水、浓缩, 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胞。 17. IMViC 试验:靛基质(I) ,甲基红(M) 、 VP(V)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四种试验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别,合称 IMViC 试验。 18. 细菌素: 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种对近缘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19. 培养基: 用人工方法配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称为培养基。 20. 前噬菌体:在溶原状

病生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