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危害日常生活中, 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 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 按容量计) 如北京啤酒含乙醇 %, 葡萄酒含乙醇约 11-16%, 通常称 11-16 度, 白酒含乙醇 38-60%, 其中含乙醇 38% 的又称为低度白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 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 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 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24 克乙醇, 即相当于 54 0 毫升啤酒,20 0 毫升果酒,60毫升40 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 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 如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食物的摄入. 其次, 可使食欲下降, 摄入食物减少, 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 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 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 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 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 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 肝脏脂肪合成增多, 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 脑卒中危险。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 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 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 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 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 如吸烟较少, 蔬菜, 水果消费量高等) 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 但长期多量饮酒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 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 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过量饮酒:危害不浅虽说“无酒不成席”,同时,酒也是“穿肠毒药”,过量饮酒带来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 多少人把命断送在这酩酊酣热之际,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令人扼腕,过量饮酒酿悲剧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 在我国, 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 %和 %,其中 %的男性和 %的女性为每日饮酒。 1982 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 ‰,到了 1990 年已上升了 3 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 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中国, 每年有 114100 人死于酒精中毒, 占总死亡率的 %; 致残 273700 0 人,占总致残率的 %。说到饮酒引发的悲剧, 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
喝酒的危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