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教材《大堰河——我的保姆》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首诗是现代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诗人通过追忆大堰河短暂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真挚怀念与赞美。新课标对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够得到感染与启迪”。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情”是诗的内核,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 教学本课的一个原则就是: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根据这一原则, 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掌握借助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排比、对比、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2. 通过综合性研究学习,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揣摩诗歌语言, 培养诗歌的鉴赏能力。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真挚而深沉的爱,感悟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情感。因此, 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通过品味典型意象来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定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体会本诗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说教法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析方法”贯穿课堂, 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说学法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 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 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 MTV 作品《懂你》, 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 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出“母爱”话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2. 整体感知“论其诗知其人”,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的创作背景后,自由诵读。在读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勾勒大堰河的形象。可投影显示大堰河的人物画像,给学生一点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抽象出人物形象。这样整体感知的训练为后面分析作者在人物中饱含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合作探究 a. 搜索意象把握情感投影出示问题“关于大堰河, 作者最为难忘的是什么? ”因为诗歌靠意象表达情感, 所以只有发挥联想、想象, 在反复诵读中方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从文中筛选出信息:手、笑、哭、梦、泪、灰…老师适当点拨,并板书;投影出示“这些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一环节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学习, 首先找出具体描写的段落,其次运用联想与想象反复诵读,然后仔细体会,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这个问题及活动的设置, 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在
2014学年高一语文说课稿精编版:1.3《大堰河——我的保姆》(新人教版必修1).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