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地区--读图
《构造地质学》
课
程
综
合
作
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第1章 引言…………………………………………………………… 1
目的意义……………………………………………………… 1
要求…………………………………………………………… 1
所识图幅情况………………………………………………… 1
第2章 地层…………………………………………………………… 2
地层分布……………………………………………………… 2
接触关系……………………………………………………… 3
整合接触………………………………………………… 3
角度不整合接触………………………………………… 4
第3章 岩浆岩………………………………………………………… 4
岩浆岩岩性…………………………………………………… 4
岩浆岩产状关系……………………………………………… 5
花岗岩侵入体(酸性岩浆侵入体)…………………… 5
玄武岩侵入体(基性侵入体)………………………… 5
侵入关系……………………………………………………… 5
侵入接触………………………………………………… 5
沉积接触(冷接触)…………………………………… 5
第1章 引 言
目的意义
综合作业使同学们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之前所学画图技巧进行综合培养并快速应用提高的方式;使同学们的知识能够在综合学习过程中得到融会贯通并能够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以及问题分析能力得到进步,为同学们在暑假的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
在对选定的长山地质图进行全面分析、解读基础上,要求:
对长山地质图进行分层上色
描绘构造纲要图
任选剖面线画剖面图
文字说明该地图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
所识图幅情况
该地形地质图的名称为长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其比例尺大小1:25000,所反映的面积大小为(*)*(*)= km2。
通过对该地形地质图的观察能够看出长山地区主要由羊山(海拔高度约为425m)、花山(海拔高度约为325m)、青岩顶(海拔高度约为435m)、石顶山(海拔高度约为350m)以及金沙河组成。金沙河起于青岩顶和羊山之间的沟壑,河流在青岩顶北西一侧的流向是南西向,然后绕过青岩顶南西一侧向东流动,此外该区的山地、沟谷等地貌均发育较好。地质构造以向斜和背斜为主,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NE-SW)走向。期间还有断层、河流、不整合和河流侵入及岩浆侵入等地质现象 。该地区最高处位于青岩顶,海拔高度为435m,最低处低于175m
,主要分布在金沙河中下游以及该区北部。另外在金沙河中下游流域两岸还分布着金枣园村落。
这一次综合作业共完成对长山地质图进行分层上色、描绘构造纲要图、任选剖面线画剖面图、文字说明该地图地质构造和构造发明史等四项作业,极大地锻炼并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及实践能力。
第2章 地 层
地层分布
根据图例可以清楚的看出该地区岩层多以古生代为主,具有少量中生代以及新生代的地层。所含岩层包括有第四系(Q)、下侏罗统(J1)、下三叠统(T1)、上二叠统(P2)、下二叠统(P1)、上石炭统(C3)、中石炭统(C2)、下奥陶统(O1)、上寒武统(Є3)、中寒武统(Є2)。
(1)中寒武统(Є2):该岩层分布面积较小,主要集中于该地区南部岩浆岩体侵入区及金沙河两岸小部分区域,岩性以鲕状灰岩为主。
(2)上寒武统(Є3):该岩层主要分布于金沙河汇合口区域平均海拔175m左右,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NE-SW),倾向为北北西(NNW),倾角约为700,岩性以泥质灰岩为主。
(3)下奥陶统(O1):该岩层主要集中在上寒武统周围,根据岩层接触关系可以推测其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NE-SW),倾向为北北西(NNW),倾角约为570—700,主要岩性为白云质灰岩。
(4)中石炭统(C2):该岩层主要分布在羊山、花山地区以及南北部与金沙河、下奥陶统的接触
长山地区--读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