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第二册 )
一、 教学目标:
1、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知道 1 米=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
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
经历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的过程,,形成初步估计的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 厘米、米的认识 难点 : 建立长度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 “阿福做上衣 ”。通过 “怎么
回事? ”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第二个信息
窗是 “阿福做长袍 ”,通过 “到底是 1 米还是 100 厘米 ”的问题引出对
长度单位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 “阿福的新衣 ”这一素材,可以从讲故
事入手,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
中,提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 ”、 “到底是 1 米还是
100 厘米呢? ”,并加以解决。
2、要重视实际测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以形成厘米、米的表象。
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在具体测量时,允许并鼓励学
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同时,能针对具体测量对象,恰
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
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身边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并找出一些长度是 1 厘
米、1 米的物体,使学生真正了解 1 厘米、 1 米约有多长,从而初步
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
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练习题、并挖掘学生身边的
教学资源,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初步的估测意
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知道厘米在生活中
的作用。
2、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并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 1 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的建
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 1 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
正确地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每生一把); 1 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
几厘米的小棒(每生一根);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穿得都很漂亮,那么你的衣服是在商场买的
还是在衣服店里做的?在以前衣服多数是做的。(出示阿福的图片)
看这位先生 叫阿福,他在一家衣服店里做衣服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
1、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老师完整故事内容: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轻轻地打开课本 75 页,按顺序认真
地看图。(给学生充分的看图时间,老师在学生看图时给以指导)
师:谁想把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指生)当这个同学讲的时候,
咱比比哪位同学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师:看得仔细,讲得精彩,请坐。小徒弟很是纳闷。是呀,这是怎
么回事呢?
2、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谁想说给大家听 ?
生:(1)师傅手大 ,徒弟手小
(2)他俩的拃不一样长 .
(3)师傅量师傅做才行
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 1)师傅量师傅做。
(2)徒弟量徒弟做。
生:( 3)用尺子量一量。师:哎,这个主意不错。对,为了测量的
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通常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直尺:(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直尺)
师:你们用的小直尺是尺子中的一种,来看看你的尺子上都有什么?
生:(1)画: 师:这些漂亮的画是用来装饰小直尺的。
(2)图形:师:以后画图是你会用得到。
(3)字:师:哦﹑是有一些字。
(4)数:师:你们的直尺上有数吗?看尺子的最左端这些数是从几
开始的?在尺子上 0 表示起点。(板书: 0 起点)
(5)小竖线: 师:大家都来看这些竖线有什么不
厘米、米的认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