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秋雨叹》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秋雨叹》赏析
  摘 要:杜甫的乐府诗《秋雨叹》三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天灾以及权臣误国、朝政昏暗,导致民怨四起的社会凄惨景象。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的大诗人描述当时之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儒家的济世情怀。
  关键词:杜甫 《秋雨叹》 讽谏 忧患
  
  《秋雨叹》这三首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秋(754)。当时天降暴雨,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奸相杨国忠却找来一株长得好的禾苗向唐玄宗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杜甫写这三首诗,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寓有讽谏之意,表现出很强的忧患意识,此组诗与杜甫诗歌“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坂》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一样堪称“史诗”。
  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Q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雨中百草秋烂死”,秋雨将一切生命都摧残了。秋日杀,万物凋而百感集,古有“悲秋”者悲秋之萧瑟,“病秋”者病秋之隐沦,“惊秋”者惊韶华逝而年岁晏之速。少陵于此首亦融悲、病、惊,伤物残而叹自身老大难有成。新的季节缓缓渗透,弥漫并取代旧的季节,诗的境界中季节却若闻鼓而起,鸣金而息,吐故纳新。而秋日就如主刑杀之神,化片乌云持镰刀拂过这世界,在萧条和清冷中将一切带走。“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其??,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阶下?Q明颜色鲜”,首句的急转令我们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Q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Q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小植物便终究是小植物,在秋风中无助地凋零,甚至来不及叹息,故言“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Q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Q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本草书中言“?Q明”其物有明目去翳之功,诗书亦复如是。而诗书文字之美,
意象之璀璨,亦若“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在纸上何等煊赫!然而书生只是纸上的豪杰,斗室的君王,当人世之秋忽至,生命于困顿的迷宫中,也只如波德莱尔诗中信天翁,坠落甲板,“笑骂尽由人,才大无所用”,只显斯文之迂阔。“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在吴敬梓的小说中受人讥笑老死书斋,“堂上”这一溢满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成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白发苍苍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Q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

《秋雨叹》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