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文明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主题:
“文明习惯伴我行”
二、教学目标:
通过此次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习惯有更明确的认识, 体会到文明的 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养成文明习惯,清除不文明行为,人人都争 做有优良品质的文明学生。
三、教学重点:
明确学生在家、校的文明礼貌行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 率。
四、教学难点:
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多媒体放映几个反映不文明行为的场景, 让学生讨论并 发表意见。然后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让学生来学习。
再给同学讲我国古代“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讲求美德的小故事, 让同学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公认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国家,是 一直奉行“忠、孝、仁、义、理、智、信”等美德的国家。到了现代, 在我们的身边,你也总会看见那些谈吐文雅,举止谦和,乐善好施,
助人为乐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不注意个人 修养,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希望可以通过这一次班会,在小学生的 心中埋下文明礼貌的种子
再者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文明礼仪:
1、个人礼仪
(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 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①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 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 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
“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 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 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②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 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 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 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 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 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 一致。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
重他人 ②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 “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 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 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 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 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 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 等不礼貌的印象。
、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2.
名师精编
文明习惯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