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相遇
冯瑜,笔名愈之,90后写作者,广州某校经管类出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典型人物,忙时读书写作,闲来旅行摄影,用看展览听讲座逛书店点缀生活。
有一段时间外出,我留意得最多的就是附近是否有书店。
有的话,必定进去问问有没有一本叫做《我们在此相遇》的书。一来二去,平日里喜欢和我出去逛街的朋友们不禁好奇起来。
我简单地解释,这是一本2009年出版的外国小说,只印了一次,在各大网络书店上不是显示缺货就是没有记录,淘宝上又只剩复印本。看来是已经绝版的了。我不死心,就在实体书店碰运气。
她们和我一起经历高考,一起选择同一座城市念大学,知道我喜欢书,“哦”了一声,便不再细问。我心中窃喜:有些故事,她们暂时不需要知道。
想买这本书,是因为微博上看到的一句书摘:“如果你非哭不可,他说,有时候你就是忍不住,如果你非哭不可,那就事后再哭,绝对不要当场哭!”谁知看完这句话后我就哭了。那时我刚进大学,就读的院校不是第一志愿,学校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失望和委屈。同学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兼职、人脉、恋爱、化妆或者网络游戏,最大的希望就是少上几节课,多放一些假。所有对于大学的美好幻想都化为了乌有。
图书馆除了考试周永远没有多少人,多读几本书就成异类了,比如我。我比在高中时更加感到孤寂和不安。这份情感是很难和身边的好友们诉说的,因为我们都是高三时候曾经努力过而最终没有考上心仪大学的人,我的苦闷与伤感会让她们更加难受。或许正因如此,那句话才打动我吧。同时它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这句话和一个怎样的故事有关。
数月后,我在一家书店中找到这本书。我看到的摘录出自一个小故事:男孩“我”和肯去酒吧时,“我”被酒鬼欺负,离开酒鬼视线后,“我”忍不住哭了,肯把“我”带到没有灯光的街上后,说了我看到的那段话。
书合上的后一秒,我给几个好友发了短信,约她们明天见面。第二天一见到她们,我就把这段时间的感受都说了出来,说得有些语无伦次,说着说着自己就哭了起来,她们都慌了神儿,连忙安慰我。
我向来都是很胆小的人,什么事情都怕,一害怕就想哭,很多事情都是一边害怕一边完成的,完成了就不害怕了。遇到新的事情又把上述过程重演一遍。我害怕过高考害怕过大学害怕过去每一座陌生城市,这些事通常不敢和身边的人说,因为害怕被笑话。我认识她们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在她们面前哭,尽管我知道她们一直关心着我。
等我哭得差不多了,一个朋友说:“既来之则安之吧,何况你还有我们。”
顺便一提的是,那段书摘后面还接着一段这样的话:除非你是和那些爱你的人在一起,只和那些爱你的人在一起――若真是这样,那你已经够幸运了,因为不可能有太多爱你的人――如果你和他们在一起,你才可以当场哭,否则事后再哭。
是的,我还有她们。书上说这“已经够幸运了”。
编辑/付洋
语录
川大老师“爆笑语录”
你可曾注意过老师的口头禅?你可曾对老师的出现频率极极极高的话感到无奈?近日,“四川大学名师语录”在百度、天涯等社区成为四处转载的热帖,跟帖者众。特编辑川大老师的“爆笑语录”,与您一睹为快!
“文化产品就是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文化企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
建筑与环境学院艾南山
我们在此相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