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雷:在云端追风的人.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雷:在云端追风的人
  不得不承认,在张雷身上,人们的确能够看到几分渴望改变世界的情怀。非但如此,怀揣梦想,意图颠覆传统,张雷正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行进在打造中国智慧能源企业的大道上
  挺拔的身姿和淡淡的微笑无不透露着致力于成就“一个代表中国和人类智慧的企业”所需的自信和情怀。他是张雷,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雷所掌管的这家公司还很年轻,成立至今不过7年时间,但成绩斐然。在智能风机领域,它是先行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智能控制技术,率先研发创新并设计出“智能风机”,使风机发电效率提升了20%;它全球首创了基于智能传感网和云计算的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智慧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公司……
  “要做代表中国人智慧的企业,就需要能够解决时代的挑战,引领行业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在张雷身上,人们的确能够看到几分渴望改变世界的情怀。
  不走寻常路
  张雷曾在英国伦敦从事多年全球能源战略架构以及能源金融产品设计工作。在频繁与国际能源公司和经济学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坚信风电是唯一可以与石化能源在发电成本上相抗衡的清洁能源,并由此萌生了
“追风”的梦想。
  2007年张雷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英国的高薪高职,带着一个10人海归创业团队,在江阴老家竖起了“远景”大旗。
  当时,中国风机制造已经风生水起,在很多业界人士看来,远景能源不仅是个“迟到者”,而且想法有些“天马行空”。
  业界的一般做法是购买国外的图纸或者生产许可证,但张雷是个“技术控”,笃定要找到一种能够放大技术优势的商业模式,为此他曾亲自当起了“产品经理”,与创业团队一起花费一年多时间,足不出户地独立研发设计风机。
  2008年4月,远景的第一台样机下线。张雷的创业启动资金大部分都花在了这台样机上。没有工厂,他就选择在父母的一家机械工厂完成样机装配。没有客户,他便将这台代价不菲的样机送给了当时亚洲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让其在江苏启东风电场进行试用。
  试用不到半年时间,。
  张雷始终相信,挑战即机遇。2009年,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域60%的低风速地区限于风机技术壁垒,国内尚未出现一款能让开发商在低风速地区赚钱的风电机组产品,因此被一些开发商定论为“缺乏开发价值”。
  不过,对于这个结论,张雷并不认同,在他看来,低风速区域将是远景市场拓展的重点。
  为了在低风速风机上有所突破,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的顶级技术专家和国内研发中心组成了国际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2012年4月,,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电量有效增加15%以上,低风速地区也可以赚钱。
  下一个蓝海在哪里?张雷将目光瞄准了海上风电。据张雷介绍,中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国内一直缺少高可靠性的海上风机机型来启动这个市场,而国外海上风机因为价格昂贵,且均为针对欧洲近海风资源和海洋地质条件设计,并不适合在国内大规模使用。而如今,远景凭着过硬的技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机供应商。
  格林威治 雄心壮志
  “远景的定位就不是一家风机制造企业,它是一家智慧能源企业。” 张雷曾多次强调。

张雷:在云端追风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