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学复习第一章 1 盆景定义答: 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2 盆景艺术的边缘性答: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雕艺术,园艺栽培艺术,书法艺术 3 构图的复杂性(填空) 答:立体的画,四维空间艺术 4 创作的连续性(简答) 答:盆景(尤其是桩景)是有生命的而在盆景这个有生命的艺术品中,树木的各个年龄阶段,其外部形态表现完全不同, 艺术效果也很不一样, 因而决定了其创作过程也就连年不断地进行。艺术品, 因而决定了盆景创作的连续性。桩景的生命过程也就是桩景的连续创作过程。 5 盆景的社会效益(简答或论述) 答: ①增进友谊②丰富文化生活③普及知识 6 盆景生态效益答: ①绿化②美化③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第二章 1 起源新说 p15 答:彭春生研究认为:盆景起始于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物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陶片绘有盆栽万年青图案。 2 盆景最初形式------ 草本盆栽 3 汉代木本盆栽(填空) 答:汉代:出现了有景、有盆、有几架的艺术形式,奠定了“一景二盆三几架”的盆景格式。 4 山水盆景起源于安平,东汉 5 唐代盆景的特点 p22 ?????? 答:(1) 因唐宋诗人杜甫、王维、韩愈、李贺、苏轼、范石湖等沟通了诗情与盆栽的联系, 受魏晋南北朝写意山水画的影响,使盆栽产生了画意; (2 )盆景被赋予了诗情画意。形成意境飞跃的阶段! (3 )唐代对盆景的鉴赏能力:已懂得了欣赏其刚劲之美; (4 )对石头品评强调了形、声、神、韵统一美,协调美; (5)“瘦、漏、透、皱、丑”的品评标准已见雏形。(6 )盆景逐渐由民间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宫廷奢侈品。(7 )盆景此时开始随佛教传入日本。 6 宋代有了对盆景的提名之举 7 元代些子景,微型盆景 p28 8 明清盆景的特点及发展答:特点: (1 )盆景著述飞跃阶段,主要特点是有关盆景的理论和制作的专著不断出现。(2 )盆景的技艺在明清已趋成熟,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大普及。(3 )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可以说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三章 1 按规格分类法特大型 150 cm 以上大型 81 —— 150 cm 中型 41 —— 80 cm 小型 11 —— 40 cm 微型 10 cm 以下 2 彭春生系统分类法(1)“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2 )类:分为三大类。桩景类、山水类、树石类亚类:桩景类:松柏、杂木、观花、观叶、观果。山水类:硬石、软石。树石类:硬石、软石。型:桩景的各亚类可分为:自然型、规则型。山水类、树石类可分为:旱盆、水盆、水旱、壁挂型。第四章 1 构成盆景的必要因素构成盆景的要素是:植物、石料、盆、土、几架、造型、意境、技法等。风格因子--- 苏派の圆片,扬派の云片,川派の弯拐,岭南派の大树型高耸型,海派の自然型,浙派の高干型合载式,徽派の游龙式,通派の二弯半,赵派の水旱式,贺派の风动式 2 盆景风格:指盆景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3 盆景流派:指盆景创作和盆景学术理论方面因风格类型之差异而形成的派别。 4 桩
盆景学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