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篇
一、观察与记录
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其他老师也反映。到底是怎样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明白。于是,我决定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
因此,我关注了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洗手,冲洗干净之后孩子们都走了出来,结果毫无线索。(刚开始观察并没有让我发现什么,也许老师一向站在卫生间门口,孩子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敢进行自己的活动。)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忙外,大约过了2分钟,我就悄悄地走到卫生间,看见王振涵小朋友两手放在水龙头上,水龙头里的水一下子冒出来,溅到了墙上、地面上,然后他两只手在搓呀搓。我走近王振涵身旁,他还没发觉。于是,我轻轻地叫了一声:“王振涵,你在干什么呀”他立刻回过头,把手伸出来对我说:“我洗手呢,马上就洗好了。”说完便去擦毛巾了。
事情虽然已经真相大白了,但是,当天我并没有在全体幼儿面前批评她,而是耐心地询问她:“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在卫生间里玩水你应该有什么新发现对不对”原本神情紧张的他听我这么一说似乎放松了不少,他很自豪地对我说:
“我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水花像喷泉一样,很好看。”(果然,他的确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时,我很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盲目的批评她。)听了他的解释,我笑着问他:“那你发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卫生间的地面上,墙上都溅上了水珠。”他抬起头看看我,又低下头抠着衣角,嘴巴张了张,但是我没有听见什么,于是,我对他说:“没有关系,大声说,老师不批评你。”他这才说:“我也发现水都跑到外面了,但是我真不是故意的。”
二、识别与分析
1、满足王振涵小朋友的探索求知欲望。根据实际状况,这个实验在幼儿园我们根本无法进行,于是,我布置了亲子作业,请家长带领幼儿在家中进行探索、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带到幼儿园。(有条件的话能够拍照或录象让班上的幼儿观看。)
“小水滴”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水源来之不易,并且让幼儿明白水对人类及社会的重要好处,从而激发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支持与回应
1、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卫生间里再也看不见湿湿的一大片了,班上的孩子节约意识更强了。尤其是王振涵
小朋友,洗完手后总是自觉地走回教室,再也不留在那里玩水了。有时,他发现有的水龙头没关紧,还会帮忙关紧。
2、当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教师要“顺”
顺,即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了解幼儿放下游
学习故事(玩水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