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郑出土玉器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郑出土玉器赏析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其萌生、发展的历史不下万年,其中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悠长的玉器发展史,造就了无数的名师巧匠,他们将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托之于天然美质的玉石。1923年河南省新郑李家楼发掘出大批古物,其中包括玉殃、玉片等少量玉器。这次发现虽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但这批玉器是河南地区迄今有案可查的较早的出土玉器。之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50多年,抢救发掘了一大批重要的文物,出土了一批商周时期的玉器。现以新郑市唐户和望京楼遗址为主,择其精品介绍如下:
  单孔圆刃青玉铲(图1),新石器龙山文化。,。淡青色,玉质较松软,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通体呈长方形,柄较窄,柄部有圆穿,弧刃较宽,刃锋利。
  单孔玉斧(图2),新石器龙山文化。,。呈梯形,通体磨光精细。柄部较窄,中间有一圆孔,刃较宽,两面磨刃,光滑锋利。青色玉,玉质温润坚密,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玉援铜内戈(图3),商代。通长32厘米,。曲内(柄)为铜质,内上饰浮雕兽面纹。戈援、锋用白玉通体做成,戈身玉如羊脂,坚洁细腻,中部有凸脊线,剖面呈菱形。戈锋尖利,微扬,援后部两侧雕有花纹并嵌入内中,内玉援相接处有一穿孔,用以连接内和援。
  单孔青玉戈(图4),商代。,。戈锋部作长条三角形,锋与援相接处有明显折棱。援部略弧,两边有刃,援部有中凸脊线,从穿孔直通锋尖,两边刃部磨有折棱。内呈长方形,上有一圆孔,内端有三个长方形凹槽。造型古朴,玉质光润。
  双孔玉戈(图5),商代。,。戈锋部作三角形,援呈长方形,中部钻有两面孔,两面素平,两边有刃,刃部锋利。直内,端部琢成5个方形凹槽。器呈乳白色,精致光润。
  玉璋(图6),商代。通长40厘米,。青玉,有自然纹理,形体较大,凹腰斜尖刃,两边无刃,束腰,边沿有阴刻浅线,档部有透雕凹槽数个,并有浅阴刻线13条,玉两边相连。柄上有圆穿一个,并有兽首状扉牙。
  三孔玉钺(图7),商代。,。平面呈长方形,一端有刃,两背平边,柄端有三穿孔。钺系灰色玉,精磨抛光制成,光洁灼亮,有自然纹理。
  玉璧(图8),商代。,。体呈圆形,扁平素面。玉呈青绿色,质坚硬,精雕细琢。
  玉琮(图9),商代。,。玉色白中闪黄,有粟色斑点。体呈筒状,形体偏矮,好为圆形,肉外为八边方形,上下一致,两端有子母口。
  单孔青玉戈(图10),西周。通长9厘米,。玉色青灰。戈平面里长条圭状,素面无纹,体扁平。锋部较尖锐,呈三角形。器身两侧边沿平行垂直,周边沿磨刃,呈斜坡状。器两面中部均有三条脊线直通内部。内部较短,援、内分界处的中间有一圆穿。
  
  
  
  
  
  人形佩(图lI),西周。,。玉质莹润,玻璃光泽较强,局部带有沁斑。片状,两面图案装饰相同,皆以剔地单条阳线饰人物轮廓,人体侧面蹲姿,双腿双足并拢,双腿曲于胸前,臀部下蹲离地面似挨非挨。上肢下垂置于膝上,挺胸,扬头,头部较瘦长,长脸尖

新郑出土玉器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7-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