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欲说还休的沉重话题
2005年6月1日上午9时许,江苏省阜宁县看守所预审室里,年近古稀、满头白发的于德山正在接受检察官的讯问。在如实供述完自己的犯罪事实之后,他后悔不迭、如梦方醒地说:“我原以为帮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哪晓得竟触犯了法律,张加才在我们村已经病了不少年了,是个快要死的人,经常疼得死去活来,当时如果不是他再三求我把他架到厨房去,我也不会去做这件既愚蠢又晦气的事,现在,无论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患了不治之症
还是在四十五年前,时年十九岁的苏北淮安姑娘孟兰英经人牵线搭桥嫁给阜宁县农村的张加才为妻,婚后几十年来,夫妻俩相濡以沫,感情甚笃,尽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却很安逸、踏实。张加才膝下共有二女一子,两个姑娘早已出嫁,儿子也早已娶了媳妇,孙子已经九岁,在乡邻们眼里,这老两口是个福人,有儿有女,有根有后,而且子女都十分懂礼、孝顺;在当地村干部眼里,这老两口是个标准的本分人,既老实又厚道,与世无争,从未跟别人红过脸,无论是挑河工出劳力,还是村里税费上交从不拖集体的后腿。如果不是十几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不是他积劳成疾落下了难以治愈的病根,也许,他的晚年生活则是另一番模样。
1992年夏天,苏北里下河地区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当时,张加才所在的村,许多农田都淹没在茫茫的大水中,为了排除水涝,当地干部群众纷纷投入抗洪救灾。当时,年过半百的张加才在洪水面前并没有退缩,而是跟村里其他青壮年一起,顶风冒雨背泥包,堵缺口,连续奋战了几昼夜,终于战胜了洪魔,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然而,由于平时营养不良,加之劳累过度,又受了寒湿气,张加才一下子病倒了,连续几天几夜高烧不退。刚开始,惜钱如命的他并没有把病当成一回事,以为是伤风感冒小毛病,吃几片消炎、退热的药就会好的,哪知道病越拖越重,最终躺在床上直说胡话,吓得家人连忙将他送到县医院抢救。经检查诊断,他患的是肺结核病,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虽然病情基本好转,但最终却落下了肺结核的病根,给全家人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几次自杀难遂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加才的肺结核病不仅未能治愈,而且还引发了肺气肿、哮喘病等病症,为了节省药费开支,省吃俭用的张加才一直舍不得花钱买好药来治疗,病情复发时,只是从村卫生室买来一些消炎咳嗽药进行简单的医治,实在挺不住了才打吊针输液。2004年9月的一天,他终于又一次被病魔击倒了。经县医院拍片检查,他的结核病已日趋恶化,患上胸膜炎并发症,胸腔里大量积水。为了挽回他的生命,张加才的儿女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亲友一万余元外债。经过医治,虽然抽去了他胸腔里的大量积水,但却落下下半身瘫痪的后遗症。医生好心地对张加才的儿女说:
“你父亲这个病已经没法治了,估计活不了多长时间,把他弄回去买点好的给他吃吃,准备准备后事吧!”
张加才的儿女听了心中犹如刀绞,他们没有想到吃了一辈子苦的父亲,在世上没有享受一天清福,就这么早被医生宣判了“死刑”,尽管心中十分痛苦,愧疚,还是按照医生嘱咐将他接回了家,做好寿衣,作好料理后事的一切准备。
然而,被接回家中的张加才并没有在短暂的时间里悄然离去,而是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死亡线上痛苦地挣扎着。
病入膏肓的张加才虽然两条腿不能行走,但双手能动,头脑也清醒,面对病痛的折磨,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他觉得自己愧对妻子和儿女,既然病已无法治愈,又何必活在世上拖累他们,如果自己能痛痛快快地死了,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且也使妻子和儿女在精神上彻底得到解脱,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滋生自杀的念头。
2004年11月的一天上午,他趁妻子出门赶集偷偷喝下用来为蔬菜治虫的药水,然后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到来。当妻子从集市上归来,闻到屋里有一股刺鼻的药水味,情知不妙,连忙唤来村医生对丈夫进行抢救,也许是农药药效有限,也许是阎王爷还不肯接纳他,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救治之后,张加才并没有遂愿归去。
自己没有死成,家里又白白花了几百块抢救费用,张加才的心里惋惜、沮丧到了极点。他怨艾地对妻子说:“奶奶呀,你找人救我干啥?白白把钱糟蹋了,我早晚是个死,不能再拖累你们了,这十几年病下来,已经欠了你们娘儿几个够多的了!”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毕竟咱们夫妻一场,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去死呢?你在世一天,我日子过得踏实一天,若是你把我撇下离去,我真不知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说到这里,孟兰英不由伤心地抽泣起来。的确,这十几年来,孟兰英为了丈夫,为了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她付出了很多很多,由于操劳过度,她自己也落下了不少病症,不仅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去年上半年还患上了脑梗塞,幸亏医院抢救及时才拣回了一条性命。从那时起,她的头脑
安乐死:欲说还休的沉重话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