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河m七MM都 w
一、 中医养生口决
一贯知足,二目远眺,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 六欲不张,七分忍让,八方交往,酒薄烟断,十分坦荡。
二、 中医名家养生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 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
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 〈〈千
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 10次。头部有很
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 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 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 36下。可以通上下颗经
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 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 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 12圈。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 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 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
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 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 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 50下,做够100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 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 做36下。可以帮助消化、 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 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 所谓“人 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 36下;两手大拇指轮
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 100下。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 压,消除头痛。
三、四季话养生
春:“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就是阳气萌动推陈出新的意思。此时万物向荣,天地间逐渐有了生
气,我们应该比冬天的时候晚点睡, 早点起,以适应春天阳气的升发;早上起床后被发缓行,广步于庭院,
使身心入春天的气息。中医认为:肝属木,春气内应于肝,肝主情志,情喜条达而恶抑郁,这个时候要特 别注意保持情绪开朗。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导致肝气郁结,
中医养生知识小手册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