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影响.doc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影响
1980年,为筹备成立中国书协,举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拉开 了现代书法展览的序幕,此后各项书法展赛活动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 来。迄今为止,中国书协已经先后主办了九届全国书法展、三届兰亭展、 八届全国中青展、七届新人展、六届篆刻展、八届刻字展、二届青年展、 六届楹联展,还举办了多次正书展、行书展、草书展、隶书展、篆书展、 扇面展、妇女展、大字展、小品展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种主题展、商业展, 如果加上各省市书协和其他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书法展览,可以说不计 其数。书法展览已经成为当代书坛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围绕每一届 国展,各种看稿会、培训班、冲刺班便纷纷出炉,每届国展的参展人数 动辄达数万人,而入展数量只有区区三四百件,其入展之难远远超过了 高考。展览前后,各类书法报刊、网站纷纷开展一系列投票、讨论,有 关展览的帖子热得烫手。参展、获奖名单一出来,获奖者弹冠相庆,落 选者捶胸骂娘,一系列揭露展览内幕的文章也纷纷炮制出来,对展览存 在的问题进行口诛笔伐。可以说,书法展览已经是当代书法传播最主要 的形式,成了书法创作的指挥棒,对当代书法的发展,书法流派和书风 的形成,对书协组织本身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法展览已经成为引导书风最主要的力量 书法在过去是文人进入仕途的必要条件,文人在进行科考、选举官吏的 时候要求必须要能写得一笔好字,在宋元明清后它成为文人士大夫修身 养性陶冶性情的一种方式。在古代的中国,书法是在文人的书斋里生存
的,书信往来,吟诗唱和,写得好的信稿、书稿就是上佳的书法作品, 可以让文人雅士焚香听琴,把酒赏玩。在宋代以前没有挂在墙上的书法 作品,都是手札册页。挂起来的中堂、对联等大幅作品应该是在元明以 后才开始出现,特别是在明朝以后。挂在书斋里的书法作品一般数量比 较少,只是一两件作品,显得很雅致。那个时候没有人把书法当做一门 艺术去追求,书法的目的是实用。尽管有不少人为了写一笔好字下了很 大的功夫,但仅仅是为了入仕进阶,提高个人地位,专职的书法家是没 有的。那时候人们对书法的要求是“无意于佳乃佳”,没有后期制作这一 说。但是在现代展览模式下,书法作品早已和实用脱离了关系,成了纯 粹的艺术品。而且由于展厅非常宏大,上百幅作品挂在一起,对作品就 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不仅字要写得好,而且要有醒目的形式(外在的装 裱形式、灯光等)。因为它是艺术品,艺术就要有最佳的展示过程。而 且在展厅里大家是走动的,很少会有人在一件作品前停留很长时间,而 且心态也不像以前古人那样雅逸。那么,要想在展厅大量的作品中出类 拨萃,就不能不考虑到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所以,在历届国展中,书 法作者想尽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在纸张颜色、拼接、打好多印章等等上面 下功夫,在字体、书体、书风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在后期制作上下气力 花本钱,力争抓人眼球,在短短的几秒钟的评选过程中能够打动评委。 一届展览某种书体书风被评委喜欢,下届必定有众多追随者,展览无疑 成了时风的开创者和引导者。20年来,随着各类展览的不断举办,依 次出现了“魏碑热”、“简书热”、“小楷热”、“书谱热”、“手札热”、“王铎 热”、“米芾热”、“二王热”,篆刻也是由"齐白石印风”、"邓散木印风”、 "韩(韩天衡)流滚滚”、"石(石开)浪滔滔”,而后秦砖汉瓦、古玺封 泥,林林总总,“
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