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涅槃经》: 生世为人难, 值佛世亦难, 犹如大海中, 盲龟遇浮孔。佛如优昙花, 值遇生信难。遇已种善根,永离诸恶道。芥子投针缝,佛出难于是。白起是战国时代秦国的名将,为秦王所重用。他攻取了七十余座城池,战功赫( hè) 赫, 被封为武安君。在一次战役(yì)中, 白起率兵用奇袭(xī) 的计策(cè) 打败了赵国的军队,俘(fǔ)虏(lǔ) 并残忍地活埋了四十万赵国的降( xiánɡ)兵。然而几年过后, 白起因为抗拒秦王的命令,被免除封位,并且被迫自杀。白起死后,从此堕( duò )落三恶道。据《高僧传》记载:唐朝道英法师在咸亨( hēnɡ)年间,住在京兆法海寺。一天,道英法师在给饿(è) 鬼道中的秦庄襄( xiānɡ) 王及其侍从施食时, 秦王说道:“弟子生前罪恶太重, 堕落饿鬼道, 已八十年未进饮食。”并且指着在座的饿鬼说:“这是白起, 那是王翦( jiǎn ),都是因生前杀人太多,一同在饿鬼道中受苦。”而在《群谈采余》一书中说: “在吴山三茅观,有一次在打雷中一条白蜈蚣被击毙, 蜈蚣有一尺多长,背上有‘白起’二字。”又据《感应汇编》中说: “泮( pàn )从先生的友人阮君,看见屠夫宰杀一只猪,猪皮上有‘秦白起’三个字。”还有《夷(yí) 坚志》中说:“江南民女陈氏, 从来没有读过书, 十七岁时患了重病, 临死前忽然对人说:‘我是战国时秦国的将军白起, 生时杀人数十万, 在地狱中感受无量的痛苦,最近才得以投生做人,寿命也不超过二十岁……。’说完就闭目而逝。”白起贪求功名利禄( lù ),秉( bǐnɡ)性凶残,愚痴( chī )而不知因果取舍,以致惨无人道地杀害了四十万无辜( ɡū) 的生命, 使成千上万的黎(lí) 民百姓失去了他们的亲人,造下了弥天大罪,后来,他不仅身败名裂,而且后世也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中, 辗( zhǎn) 转轮回, 感受了无尽的痛苦, 很难得到人身。正如《四十二章经》中说:“人离恶道,得为人难。”自古以来, 历史上各种动乱和战争, 都是因为人们没有征服自己的心, 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人们以嗔恨心为因,导致在短暂的时间内使数千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古代, 某一个人犯错误, 至多只会导致某一方人民的伤亡。现在, 社会上有很多人信奉物质至上主义, 不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 造下种种恶业, 甚至借助于科技, 制造出原子弹和氢( qīnɡ)弹等这些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核武器,全世界人民都可能因此而丧命。这些人为寻求今生的衣食和世间名利, 虚度难得的人生, 像这样充满贪嗔痴烦恼的人生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热爱生命,更热爱和平,因为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果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充满爱心, 乃至国与国之间以大慈大悲而心心相联, 那么现在社会上的许多灾难和浪静。人类社会的幸福发展毕竟有赖于人心的改善和精神灵魂的升华, 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佛陀的教理了。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依照佛陀的教言,珍惜宝贵的人生,断恶行善, 培养慈悲心,才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未来的世界也会更加美好。《入菩萨行》: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学习: 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今生虽不成智者,来世如自取储存。勤奋: 若无精进贪乐者,今生来世无成就。若无精勤耕耘者,肥田中亦不得收。自立: 常依他人扶持者,一旦此人会遭殃, 犹如天鹅携乌龟,终于摔死于地上。进取: 往后应有远目光,忍苦耐劳不放逸, 勤学稳重机灵者,即使奴仆亦为官。寿命无常《法句经》: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说无常经》: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 劫尽皆散坏, 大海深无底, 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 时至即归尽, 未曾有一事, 不被无常吞。不放逸: 赌博看会与懈怠,饮酒依止恶劣友,以及夜间入村落, 毁坏名声六种因。自律: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勿妄语: 若思谎言诱他人,实为此人骗自己。一次若说妄语后,彼言实语亦生疑。莫狡猾: 若是极为狡猾者,暂时虽成终摧毁。驴蒙豹皮偷食禾,最后被人杀掉已。轮回痛苦《念住经》: 地狱有情受狱火, 饿鬼感受饥饿苦, 旁生感受互食苦, 人间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争斗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亦无有安乐。释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叫嘎达雅纳, 一次, 他见到一位妇女, 怀里抱着个孩子正在吃鱼, 一只狗在她面前。她一边吃鱼, 一边扔鱼骨打狗, 那只狗就吃着她甩下来的鱼骨头。嘎达雅纳运用神通, 观察他们以前的因缘: 原来这位妇女手中的孩子是前世杀她的仇人, 所吃的鱼是她前世的父
索达吉堪布所著《儿童佛教课》 精华摘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