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四”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钟国· 武汉音乐学院学年第期

文章编号:~—
项筱刚
“五四’’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
摘要:今年是“五四”运动周年,为我们重新回顾、总结、研究“五四”和中国新音乐创作提供了
一个难得的契机。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努力探寻“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新音乐;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音乐家们共同的精神面貌。诸大家在摸着石头过河
引言的前行中,总是身体力行地将自己的音乐创作实践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紧密相连,使得此时中
年初,与林则徐同样“睁眼看世界”的魏同新音乐焕然一新,并开始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
源,在刚刚完成的《海国图志》中大胆而前卫地提出景象。
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在技术层面上向西与世纪欧洲乐坛比较相似,“五四”时期有些
方学习,对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概视之为“奇技作曲家本身就是音乐理论家,如萧友梅、青主等。或
淫巧”的荒谬观念给与了抨击。从此,中国人迈出了者有些作曲家尽管尚不兼具理论家的身份,但其在
向西方“长技”学习的第一步,对后来的张之洞的“中音乐理论研究领域亦颇有建树,如赵元任、黎锦晖、
学为体,西学为用”和“五四”时期的诸多新思想、新刘天华等。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加强了“五四”
观点、新创作的涌现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时期音乐创作实践和音乐理论研究的“亲密度”,使
在此大环境下,当时的中国文化艺术界人士开得中国新音乐创作在处于起跑线时作曲家心中存在
始逐步地“师夷长技”。当然,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的困惑就部分得到了化解,从而推动、加快了新音乐
一定要“制夷”,而是希望能够“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创作的起步和前行。
国之长技”,探寻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西方文化艺今年是“五四”运动周年,为我们重新回顾、
术相融合、交汇的可行性。文化艺术界的“师夷长总结、研究“五四”和中国新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难
技”在不经意间促成了中国社会风气和人生理想的得的契机。“五四”时期的新音乐创作,主要首先在
变化,并推动了人们创作观念的转变。歌曲、合唱、室内乐、儿童歌舞音乐、流行音乐和电影
毋庸讳言,创作观念的转变对中国新文艺和新音乐等新的音乐体裁领域开花结果。鉴于此,本文
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接触了将从这几个方面,努力探寻“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音
西人“长技”所带来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缜密的逻辑乐创作积极、深远的影响。
思维后,中国的文艺家们开始有步骤地对传统文艺
做较成体系的分析,从而有了之后的新文艺、新音乐一
、“歌曲”与“合唱”
创作。
在这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征途中,留下了一和此前的“学堂乐歌”一样,“歌曲”与“合唱”凭
连串音乐大家的足迹,如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借着“歌词”这个“文学拐杖”首先进入此时中国作曲
天华、青主⋯⋯思变、求新,始终是“五四”时期中国家和听众的视野。特别是有着海外游学经历的萧友
作者简介:项筱刚男,文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北京。
收稿日期:——
黄钟中国·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年第期
梅、赵元任、青主等作曲家的加盟,.使得“五四”时期首声乐作品,反映出整个“五四”时期知

“五四”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