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第一节 碎屑颗粒的结构
第二节 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质
第三节 孔隙结构和结构成熟度
第四节 粒度分析
1
本章重点
1、基本概念:粒度, Φ值,球度,形状,圆度,直方图,累积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平均粒径,中值,标准偏差,分选系数,偏度,峰度。
2、胶结物的结构,胶结类型。
3、常见环境的概率累积曲线。
4、牵引流及浊流的C-M图。
2
第四章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第一节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二、碎屑颗粒形状和球度
三、碎屑颗粒圆度及颗粒表面结构
四、填隙物
3
碎屑岩的结构
定义
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碎屑颗粒的结构
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孔隙的结构
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研究意义
鉴别描述、分类命名沉积岩的依据,
沉积岩成因分析的重要标志。
4
第一节 碎屑颗粒的结构
概念:构成碎屑岩的矿物及岩石碎屑的大小、形状以及空间组合方式。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一)、粒度的概念
(1)定义:碎屑颗粒的大小,是碎屑岩最主要的结构特征。
(2)表示方法:线性值、体积值
(3)线性值——直观测量(常用)
①确定颗粒的最大投影面;
②对最大投影面做外切矩形,矩形的长边为颗粒的最大直径dL,矩形的短边为颗粒的中间直径dI。
③做垂直于最大投影面并通过颗粒的最长截线,截线长度就是颗粒的最短直径ds。
(4)体积值:用与颗粒同体积的球体直径(标准直径bn )表示。
5
图4-1 颗粒最大投影面的外切矩形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6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二)、粒级划分
粒级的划分——2的几何级数值,十进制,Φ值
(1)十进制
>1mm 砾
2~ 砂
~ 粉砂
< 粘土(泥)
7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二)、粒级划分
(2)几何级数制(伍登-温哥华方案)
以1mm为中心,每次除以2或乘以2来进行分级。将几何级数制标准进行对数变换,就成为Φ值粒度标准。 Φ=-log2D,D为碎屑颗粒直径(mm)。
D>2mm 2~ ~ <
Φ <-1 -1~4 4~8 >8
砾 砂 粉砂 粘土(泥)
8
表4—1 常用的碎屑颗粒粒度分级表
9
一、碎屑颗粒的粒度
(三)、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粒度分类命名的具体原则:
(1)、三级命名法
≥50% ××岩
50~25% ××质
25~10% 含××
<10% 不参与命名
10
4 第四章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