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乔恩民
教学背景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通过详细叙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它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丝绸之路地图 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堂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学习2―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的那一幕,你受到了什么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划一划,读一读。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