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修持仪轨红黄文殊修持仪轨章嘉游戏金刚大师着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年少悦意美妙庄严者烦恼尽净布地山妙色俱诋月色无与伦比身慈悲文殊于汝吾礼敬呜呼微妙音祜主祈请遮止不善心恶心虽如梦幻般今后绝不再生起吾愿生生世世中文殊于汝唯一处虔心恭敬作祈请恒时恭敬令汝悦呜呼具大悲文殊三世善识之大道菩提心清净马车汝作导航善知识唵阿拉怕渣那地或唵阿拉怕渣那地疏哈 om arapacana dhih 或 om arapacana dhih soha 以此功德愿速能成就至尊文殊境并将一切诸众生安立于同等果境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正行开示诵至此时, 应观红黄文殊在我们的头顶或面前虚空中。如果观他在头顶, 其面向应与行者自己所面之方向一致; 若观于面前, 则本尊面向行者。一般来说, 初学者若观本尊于面前, 会较观于自己头顶为容易。此外, 我们应想自己所处之房舍为文殊大士之净土宫殿, 而非凡俗的屋子。这种观想犹如播下一颗种子, 令自己有往生净土的一个因。这种观想通用于其他本尊法门, 例如修弥陀法门者, 应常常观想自己身处极乐净土之中, 令自己熟习, 并种下将来往生极乐净土之因。在观文殊时,首先观面前有云海。这些云并非凡俗世间的气象, 而是文殊大士之悲心所现的。在云层上, 出现一朵各瓣不同颜色的莲花,莲花中央有平躺的月座。其上有一个橙色的‘地’( dhih )字, 此它又变化成为本尊形相。文殊大士一面二臂, 身橙色, 发出超过千万个月亮的光明, 其右手持智慧剑高举, 左手持一莲花之茎, 莲花伸延至其左肩, 莲花中央有一部《般若经》。本尊身穿天衣及有各种宝饰庄严, 其身是光明, 而非如铜像般的实体。他现为十六岁少年之相, 其外在形相令人欢喜, 其内在是无烦恼之清净意。在观想中, 文殊正在开示对不同听众各各相应的佛法。大乘的本尊一般都坐在莲花上,以表他们虽化身于六道轮回中, 却并无烦恼及垢染,正如莲花之出于污泥而本身却清净。在此处,莲花座代表出离心, 月座代表菩提心, 而座上之文殊代表智慧。在凡俗世界中, 如果你坐在一个座垫上, 座垫是座垫, 你是你, 二者并不相同, 但文殊的座与文殊却是一体的。我们必须知道, 莲与月座均为文殊智慧所化,而并非凡俗的东西,其体性与文殊为一体。在观想出文殊后,我们便诵仪轨中的礼赞文。礼赞文有四偈。第一偈是: 年少悦意美妙庄严者烦恼尽净布地山妙色俱诋月色无与伦比身慈悲文殊于汝吾礼敬这偈是说: “完全慈悲及清净的文殊,我向您顶礼致敬! ”呜呼微妙音祜主祈请遮止不善心恶心虽如梦幻般今后绝不再生起偈中的“呜呼”是求救之声。我们在遇危险时,会自然地叫喊: “娘呀!”同道理, 我们现在于轮回中受苦, 故在第二偈中, 我们至心向文殊求救。我们为何求救呢?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有贪、嗔、痴等烦恼,所以我们求文殊加持我们,令我们从无始以来的不善心, 乃至梦中所发的不善心,一律可以得除。吾愿生生世世中文殊于汝唯一处虔心恭敬作祈请恒时恭敬令汝悦这是说:“我一心一意地恭敬您、顶礼您! 请您在生生世世中以慈悲心看着我, 求您对我不离不弃地加持!”此时应在心底深处中哀求。呜呼具大悲文殊三世善识之大道菩提心清净马车汝作导航善知识第四偈是说:“三世诸佛所修过的法、他们所走过的路, 我也发心去
文殊修持仪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