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的啤酒产业进军看“公司附属投资”
由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的啤酒产业进军看“公司附属投资”
首先介绍集团背景:
1、香港华润集团成立于1948年,是国务院直属的39家超大型企业之一,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企业,目前已成为香港最具实力的红筹股企业,总资产达600亿港元,年营业额为290多亿港元。旗下拥有五家在港上市公司,主营四项业务:分销、地产发展、科技及策略投资,前三项业务分别由华润创业(291)、华润北京置地(1109)、励致国际(1193)负责。另外华润还持有五丰行(318)及华人银行(67>55)的股份。
2、华润创业作为香港华润集团最大的旗舰上市子公司,控股华润北京置地、励致国际、五丰行和华人银行四家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一九九二年华润集团收购的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永达利企业有限公司。短短数年间,华润创业已由一间小型的上市地产公司发展壮大为一间业务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其物业发展与投资业务分布香港和中国内地,涉及物业、食品饮料、服装、基建、零售及多项策略性投资,资产总值达260亿港元,获选亚洲最佳管理企业。1997年,华润创业被纳入恒生指数,这充分反映了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与备受瞩目的蓝筹股地位。同年九月初开始,华润创业还被列入恒生伦敦参考指数。目前,华润创业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的SEAQ International及美国Level-I保荐预托收据市场上挂牌,全日二十四小时均可进行买卖。
华润集团作为一家成立于建国初期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直到现在,都是我国的一个窗口企业,一方面是我们向海外拓展的窗口,另一方面,也是海外看中国的窗口。在改革以前,它利用的是国家对其特别授予的经营的权利,主要是进行进出口的贸易管理。受益于此但也受制于此,没有权利在国内经营自己的产业。改革后,由于国家对外资开放,于是,华润得以利用其在香港的资本,寻找在大陆的产业拓展机会。一方面,自己的富裕资本得以流向临近的地理区域,管理成本低;同时,也将集团的价值链向后延伸,寻求更多的利润。(有些类似于大型超市集团的NP的产生)。为了更加充分、完善地管理这部分资金,专业化地进行投资,特别设立了华润创业。——完全属于“公司附属投资业务管理公司”。
关于华润创业(华创)下属啤酒产业的发展:
华创涉足领域很广,包括服装、啤酒等,本文重点分析其在啤酒领域的发展。
华创准备进入啤酒业时,大陆啤酒业刚刚开始进入盈利期,而且发展势头看好,但是,由于管理能力低,根本没有后劲,所以,几乎所有的世界啤酒巨头都看好中国的啤酒业务拓展机会。华创在进入大陆之前,完全没有关于啤酒的经营经历,可是,华创的学习能力很强,它首先网络了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大陆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推动他们在收购啤酒企业时同步进行行业经营学习,对于已经有行业背景的管理者,则推动他们在管理理念上学习。收购完成后,将管理人员分批配置到企业中去。当时啤酒企业被收购几乎完全是被动的,抵触情绪很大,——根本没有意识到重新创业的必要,是华创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使他们意识到再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他们缺乏资金。于是,华创注册新企业,购买原企业资产,注入大量资金,通过引进管理人员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导入组织,再通过华润在国内的影响力为他们拓展市场,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逐渐将收购的一个
由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的啤酒产业进军看“公司附属投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