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03012208 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
学 时: 90 课程类型: B类(理论+实践)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1. 概述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C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思维,形成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程序设计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其它工科课程的基础。掌握程序设计的前提是掌握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喜爱。一旦掌握了C语言,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学习后续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程序设计语言。本课程以程序设计思想为主线,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导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后继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
通过对多家IT企业的走访,我们了解到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因而我们也把培养具有这些能力的学生作为我们的课程目标,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对以计算机网络、汽车电子等专业为代表的学生,主要注重项目分析,流程图设计以及编程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为进一步培养软件项目综合开发和应用能力作准备。
1、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和行业企业合作进行的课程开发和设计。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知识点后,再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加以解决。在修改代码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外,我们把企业中的一些要求带到了教学过程中。例如代码必须加注释,标识名必须用英文单词等。
2、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通过积极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思路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让企业参和到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中,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我们围绕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了完善的实训体系。充分利用好学校、企业及社会各自的办学资源,主动和行业、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学校、行业、企业互动,共同合作参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学生课外科研等形式。理论课的安排,以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由浅入深,先讲授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再从数组、函数、指针、结构和文件等方面讲授程序设计的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