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滨逊漂流记修改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尝 试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后记
浏阳市太平桥中学 易利平
太平桥中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给原本机械的,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变化可谓之大。虽然我们六年级不是直接参与试验的班级,但半年来我听了参加课改的宋海燕,阳雨,周虹之等老师的多堂语文课。收获还是颇多。我懂得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懂得了这些我也尝试着把他们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下面我就以《鲁滨孙漂流记》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课改尝试。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著作,文字洗练,叙述流畅,情节曲折,非常容易吸引学生阅读。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分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课文篇幅很长,学生完整朗读课文一遍需要18分钟的时间,45分钟也就只能把课文走两个来回。于是,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宗旨是先让学生走近文本,自学课文,发现精彩,发现疑虑。我给他们设计的导学案是这样的:1、初读课文,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并积累四字词。2、再读梗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3、品读精彩片段,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片段,进行批注。第二课时目标是分组合作深入研读文本,针对他们感受最深的片段,针对他们的发现,针对他们的疑虑,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从而走近主人公鲁滨逊,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深远的人生启示。第二课时的课堂是开放型的,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爱谈什么谈什么。我在旁边只做适当的引导,不到问题卡壳而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我绝不点拨。通过交流,我知道学生在第一课时的自读自悟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有的孩子谈到了鲁滨孙在孤岛上的孤单寂寞,他们是通过课文多处的描写体会出鲁滨孙生存下去的不易!学生们说,这样的孤单寂寞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是,鲁滨孙能坚持活下去,他一定还想了许多其他排遣寂寞的办法,从而认识到主人翁那种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可贵精神。学生又从鲁滨孙列 的
“幸”与“不幸”的明细中,领悟了鲁滨孙永不放弃,乐观向上的精神实质。
通过课堂的交流,我觉得学生对鲁滨孙的了解还是蛮深的,对这本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又趁热打铁,要他们总结归纳学习这一课的方法,然后我布置课后作:用今天学到的新方法学》。既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又激发他们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有:
(1)课前,我预设了学习提纲(导学案)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

鲁滨逊漂流记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