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pdf.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 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原译谢力语译 2 【法会因由分第一】《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 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随侍左右。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的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善现启请分第二】这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站起来,偏袒着右肩,以右膝跪地,双手合掌,虔诚恭敬的向佛陀问道: “世间稀有的佛陀!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许说: “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 ‘佛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你们现在细心聆听,我为你们解说, 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是的,佛陀!我们大家都乐意听闻。”【大乘正宗分第三】佛陀告诉须菩提: “诸位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此降伏妄心。”“对所有一切众生,不同生命形态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有色身、无色身;有心思想念的、无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无想的众生等,我都要使他们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了断一切苦报、烦恼,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之地。如此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其实并不见有一个众生为我所度。” 3 “为什么呢? ”“须菩提!若菩萨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对待分别, 以为有个我能化度众生,又见有所谓的众生为我所度,这样就不能称为菩萨了。”【妙行无住分第四】“再者,须菩提!菩萨了知一切诸法,起性本空,为因缘聚灭会合,所以于世间的所有万事万物,都应无所执着。于此无住法中, 修行布施,利益众生。这也就是六根清净,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修行无相布施。”“为什么呢? ”“若菩萨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于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思量吗? ”“不可思量,佛陀! ”“须菩提!那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以思量吗? ”“不可思量,佛陀! ”“须菩提!菩萨因体悟三轮体空,不执着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菩萨只要依着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 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为什么? ”“因为佛陀所说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因缘生灭,虚妄不实的,并非真实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实法身,等如虚空,无所不在。但是法身无相,凡眼是无法亲见的,只有明了五蕴假合的幻相,才能亲见佛陀不生不灭的法身。”佛告诉须菩提说: 4 “不仅佛身如此,凡是世间所有诸相,都是生灭迁流的相,虚妄不实。若能了达世间虚妄的本质,就能见到佛陀的法身了。”【正信稀有分第六】须菩提又问道: “佛陀!后世的许多众生,听闻您今日所说的微妙言说、章句, 能不能因此而生实信之心? ”佛陀回答须菩提说: “不要这样怀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广修福德的人,能从这些言说章句,体悟无住的实相般若妙义,而生出难得的真实信心。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止曾经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时所种植诸善根,其实他们已于多生劫来,奉事诸佛, 种诸善根,现世闻说大乘无住的般若真理,因此才会于一念之间, 生起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这些善根众生,是会得到无限福德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不会执着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执着无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行无相之行, 故获功德广大。”“为什么呢? ”“如果众生一念心,于相上有所取着,则会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分别中。同样的,若众生执着于种种法相,即于我、人等四相有所取着。”“若又执着于无法相,则同样的也会落于我、人、等四相的对待分别中。”“为什么呢? ”“因为取法则滞于有,以为有实有的生灭法相可离;取非法则泥于空,以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证得,不能与空理相契;所以法相与非法相都不该执取。”“因此,如来常说: ‘你们诸位比丘,应当知晓,我所说的佛法, 就如同那渡人到彼岸

《白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unli424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