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或电压),是将未知电动势(或电压)与电位差计上的已知电压相比 较。它不像电压表那样要从待测线路中分流, 因而不干扰待测电路, 测量结果仅依赖准确度
极高的标准电池和高灵敏检流计。 所以,电位差计测量电压的精度较高。 它是精密测量中应
用最广的仪器之一, 不但用来精确测量电动势、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还可以用来校准电表
和直流电桥等直读式仪表,在非电参量 (如温度、压力、位移和速度等 )的电测中也占有重要
地位。
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 学习用电位差计测电源电动势。
3、 学习用电位差计测电源内阻 (选作)
实验原理:
电压表接至电池两端,如图 1所示时,电压表显示的是电池的端电压,不是电池的电动
势。其原因在于电池内阻不为零, 流经电压表的电流在电池内部产生了内压降。 只有当电池
内部没有电流时,电池两端的电压才等于电动势。 但是,无电流通过电池时,电压表示值为
零。因此,从原理上讲不可能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电位差计的补偿原理
电位差计是一种利用补偿原理测量电动势或电位差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可用图2所示电
路说明。Ex是待测电动势的电源, Eo是可输出电压的电源。调节 Eo使检流计指针示零,此
时电路中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必然大小相等, 这说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Ex已经被可调电源 Eo
的输出电压所“补偿”。若已知E。,则可测得Ex。实际应用中Eo来自某个经校准的电压, 其大小用分压方式调节。
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
如图3所示,由工作电源E,滑线变阻器Rp、工作电源控制开关 Ki及一均匀电阻丝 AB 组成工作回路。其中 Rp用于调节AB上电压降的大小;由标准电池 Es、检流计G、开关 K2及C' D段电阻丝组成工作电流校准回路;由待测电池 Ex、检流计G、开关K3及CD段
电阻丝组成工作电流测量回路;校准回路与测量回路都属于补偿回路。
电位差计的使用包括校准与测量两大步骤。利用某个电压标准 (标准电池),通过改变Rp
确定工作电流的过程称为校准。测量必须在校准的工作电流下进行。
用标准电池校准时,如图 3所示,闭合K2并断开K3,调节Rp大小及界段电阻丝使检
流计指针示零,此时校准回路达到补偿状态,显然有
Es =Ir oLs
(1)
式中r0为电阻丝单位长度上的电阻值, Ls为C' D段电阻丝长度。测量时保持工作电流 不变(即不再调节 Rp),闭合K3并断开K2,改变CD段电阻丝长度使检流计指针示零,此 时测量回路达到补偿状态,显然有
Ex=lroLx
⑵
式中Lx为CD段电阻丝长度。由式(1)⑵易得
Ex=Es
Lx
Ls
⑶
若已知Es,通过测量出Lx、Ls,则可由式 ⑶求出Ex。
为得到较高得测量准确度, 应适当选择电位差计得量程, 其方法是通过调节 Rp使得Lx、
Ls中的较大值接近于电阻丝总长度 AB。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或电压)不像电压表那样要从待测电路中分流, 因而不干扰待测电路, 测量结果仅仅依赖于准确度极高得标准电池、
电位差计(大学物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