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猪场警惕旧病来袭.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猪场警惕旧病来袭
中国畜牧兽医报河北威远 2014-07-03 08:47:24
[导读]猪场警惕旧病来袭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不容忽视。笔者在最近半年来的市场服务中发现,猪的丹毒杆菌病卷土重来,先后在湖南的郴州、江西的宜春、四川、河北等地发生小范围的流行,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丹毒杆菌与蓝耳病、猪瘟伴发,成为种猪、生长肥育猪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养殖户却还没有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往往发生误诊。该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所以要对该病重新认识,加以重视。
   导致猪丹毒卷土重来的原因
   圈舍潮湿肮脏,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突然更换日粮;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摄入粪便;病毒感染,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温度突变、夏季高温;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猪丹毒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尤以夏季高温炎热、多雨时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人工感染的一般为3天~5天,最短的只有24小时,最长的可达7天。
   猪丹毒在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常见的是急性与亚急性,慢性的少见。急性败血症型猪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症状。
   急性型:又称败血型,体温高达42℃~43℃,多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又称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有出现疹块,病初少食,口渴,便秘,有时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至41℃以上。通常于发病后2日~3日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或圆形,稍突起于皮肤表面,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瘀血,紫蓝色,压之不褪色。
   慢性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是一种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关节肿胀

猪场警惕旧病来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