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枫叶红舒爱晚亭.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枫叶红舒爱晚亭
  在中国名胜古迹中,亭子是最多见的一种。据考,亭为我国人民所创造,始建于周代,皆设在边疆要塞,作为防卫和了望之用,并有亭吏管理。秦汉时,亭向内地扩延,十里一亭,用来维护地方治安。南北朝,亭建于途中,以供人休憩,迎送客人,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到了唐代,亭子演变成为园林石林石径中供人赏景的建筑物。后来,亭子经建筑师们各放异彩的造型设计和艺术修饰,愈建愈美,成为各民族建筑中的精华,使山光水色,园林名胜相得益彰。
  亭子形式丰富多采,风格各异,有梭子亭、梅花亭、海棠亭、三角亭、五角亭、六角亭、八角亭、扇面亭、半亭、独柱亭、蘑菇亭、组合亭等。如果根据亭顶印建筑来区别,则可分为攒尖式、卷棚式、平顶式、硬山式,可谓无奇不有、各具风姿。
  亭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常和文人墨客、文学、书法艺术结缘,更添艺术魅力和情趣。
  被誉为“中国四人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坐落在长沙岳麓山脉,这里集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于一身,是潇湘著名景点之一。坐落在青山枫峡深谷的爱晚亭,又是岳麓山风景绝佳处。
  从岳麓山下的广场登山,沿着公路行走一里左右,便可见到一座重檐飞角、碧瓦红柱的小亭,这小亭便是爱晚亭了。据载,原亭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系山长罗典所建。因周围枫树成林,每到深秋,层林尽染,满山红叶,遂取名“红叶亭”。若千年之后,清朝有名的江南才子袁枚来游岳麓山,罗典拒不接见,还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子路是孔子的贤弟子,文公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韩愈的溢号,两个都是有学问的人。罗典的意思是说,你袁枚不像子路、文公那样有才华、有声誉的人,没有理由要见你,你还是回转去吧!袁枚不与计较。他在游完岳麓山的名胜古迹之后,对山上景物都写了诗,惟独对“红口十亭”只抄录

枫叶红舒爱晚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