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男孩》读后感
1
孙云晓教授的《拯救男孩》之
所以吸引我不单单因为我的孩子就
是一个男孩,更因为女生强势已经
成为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
会是这样呢?现在的男孩为什么比
女孩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直在困惑着我,所以看到这本
书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2
就这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投入了阅读之中:男孩的四大危机、男孩危机的三大成因、拯救男孩要从发现男孩做起、我们该怎样拯救男孩、造就新时代的“男子汉”……孙云晓等三位老师用详尽的数据、生动的案例给我们阐述了男孩们的普遍问题,也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形成危机的因素。书中提到的现象时而引起我的共鸣,时而让我困惑不已。读罢,不禁令人深思。
3
深思之一:何谓危机?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影响正常事物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事、物等”。作者用权威的数据和不容置疑的事实阐述了男孩们的四大危机,即“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旁征博引,让人深感焦虑。而且,这还不是中国特色的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是,这个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笔锋一转,让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剖析,了解了成因:“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男孩危机,更是父母危机;男孩危机,还是流行文化危机。”要改变危机的话,真可谓“路其修远兮”。
4
我认真地、反复地阅读这些文字: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这些文字,出现在男孩的“社会危机”一段之中,作者表示:现实生活中,责任心缺乏的男孩随处可见。是男孩天生如此吗?我想谁也不会下此定论。逃避学习责任的,是因为幼小衔接没有做好;缺乏自理责任的,是因为受到的庇护太多;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所谓的疼爱过度。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那些已经被约定俗成了的沿袭。
5
深思之二:何以拯救?
在第二章的末尾,作者如此写道:“拯救男孩,首先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拯救男孩,父母要先行改变;拯救男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要学会在反思中前行。”于我,我只是通俗地想到一句话:人人有责!
6
拯救,要从家长开始。
很多人认识不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责任,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事,而教育则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而学生的习惯和素质养成是在孩子还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形成,等到上学后在进行教育实际上已经晚了。尤其是男孩子在没有家长的关注下,很难自觉地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女孩子天生喜欢静,也容易听大人的话,在学前的教育上女孩子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7
现在由于人的利益驱动,孩子的父亲一般以事业为重,把家教的任务交给母亲,平常对孩子的学习不关注,孩子缺乏父教,孩子在家没有了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对成长为男子汉的形成极其不利。还有些单亲家庭,男孩子跟着母亲,而父亲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男孩成长中缺少了父亲的影响和教育。
8
在生活中,多见这样的事例,父母两个人领着孩子出外旅游,母亲总是前后的呵护孩子,而父亲却领着孩子爬高上低,到处乱跑,不乏惊险动作。这时作为母亲的我们总是在一旁劝阻制止。而父子两人却乐此不疲,开怀大笑,儿子从精神到身体上都得到锻炼。这是母亲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9
拯救,要从教育入手
根据男孩的生理、心理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为了使男孩子在教育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我们必须在教育上对男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首先在教育体制上,要求学校和老师要争对男女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予男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设计更多的适合男孩子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学校要多安排一些运动项目,使男孩子在体制上和身心上得到锻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在课堂评价方式上,要针对男孩子的特点,制定出男孩子的评价方式。
10
拯救男孩》读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