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1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藁城区 南董镇中学 彭菲菲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不仅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而且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也离不开社会的环境和熏陶。针对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学情分析
1. 初中阶段是人的行为品德、健康心理等方面形成的关键期。本课将在“学生能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寻求一定的教学效益。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而本课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和思绪状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引导学生注重联系、学会综合。
3.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增长,对社会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着犹如“在家与在校表现不一样”、“不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不良现象。因而教学中必须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剖析自我、明理导行。
三、目标设计
创造性地分析落实《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体会人离不开社会。
,初步尝试剖析自我、明理导行。
,初步学会综合联系和分析思考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设计
1.教学策略:
①教学思路:本课教学落实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重组教材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相关情境,体会人们离不开社会;通过情境模拟感悟,初步尝试剖析自我、明理导行;并结合学习过程,初步学会综合联系和分析思考的方法。
②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体验法: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求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全面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该过程要求做到形真、意切、理蕴、美感,从而保证教学深入和教学结构的整体美。本课应注重教学过程的“三情”:即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注重教学情意性。
2.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熟识交流
感受主题
与教师熟识交流,并能从教师提供的素材中获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
与学生熟识交流,并指导学生获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
熟识交流激发热情
指导方法明确主题






注重联系
综合知识

1.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谈人与社会的关系

2.分析实例得出人们生存、生产、生活和成长、成才、成功都离不开社会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引导学生谈人与社会的关系

2.展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

3.引导学生综合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展示社会生活实例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