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徐苹, 张学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5) [ 摘要] 目的: 研究女贞子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前人炮制的原始意图。方法: 查阅汉代至现代有关女贞子炮制的中医药文献资料, 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女贞子炮制始载于宋代 5 疮疡经验全书 6,为/ 饭上蒸 0, 历代应用的炮制方法有 10 余种, 主要为酒制法。现代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酒炖和酒蒸, 但目前各地女贞子的炮制工艺仍不统一, 缺乏客观的工艺参数和科学的饮片质量标准。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女贞子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女贞子; 炮制; 历史沿革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 的干燥成熟果实, 其性味甘、苦、凉, 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作用[1] 。传统认为, 生女贞子长于清肝明目, 滋阴润燥。多用于肝热目赤, 阴虚肠燥便秘。经酒制后可缓和其凉滑之性, 增强补肝肾作用。多用于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 须发早白, 目暗不明。女贞子古今文献记载多以炮制品入药。本文在查阅女贞子古今医药文献的基础上, 对女贞子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分析, 以探讨女贞子的炮制意图与原理, 为现代女贞子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借鉴。 1 女贞子历代炮制方法概况 女贞子的古代炮制方法女贞子始载于 5 神农本草经 6, 列为上品, 名为女贞实[2] 。女贞子的炮制始见于宋#5 疮疡经验全书 6,为/ 饭上蒸 0[3] 。古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研末、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制、盐制、焙制等。 净制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等。女贞子净制始见于明代,明#5 本草蒙筌 6 始载/ 衣皮将布袋净 0[4], 此后有/ 去梗叶,, 布袋擦去皮 0(明#5 本草纲目 6)[5] 、/ 去粗皮 0(明#5 炮炙大法 6)[6] 、/ 去皮 0 (明#5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6)[7] 、/ 布袋浸蒸去皮 0 (明#5( 镌补) 雷公炮制药性解 6)[8] 、/ 洗去衣皮 0 (清#5 得配本草 6)[9] 等记载。 切制女贞子为细小果实类药材, 历代文献对其切制所提甚少, 仅有/ 研末 0(明#5 本草蒙筌 6)[4] 、/ 净末 0(明#5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6[7] 及/为末 0(清#5 得配本草 6)[9] 的记载。 炮制主要有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制、盐制、焙制等, 以酒制法居多。[14] 清# 黄宫绣. 本草求真[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7. [15] 清# 蒋示吉. 医宗说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8. [16] 明# 倪朱谟. 本草汇言[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404. [17] 清#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63. [18] 明# 傅仁宇. 审视瑶函[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6, 212. [19] 清# 汪昂. 医方集解[M].
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