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
二00八年五月
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性质
3教学目标和要求
3. 2. 1 教学大纲与教学实际需要的协调
、主要知识点
4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5教学组织
5. 1学时分配
5. 1. 1课堂教学安排表
5. 1. 2实验室教学安排表
5. 2教学手段
5. 3设计技能训练方式
5. 4课程考试
6教学材料
6. 1指定教材
6. 2辅导资料
6. 3主要参考书目
6. 4相关链接
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8101
课
程
信
息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时
64学时(4学分)
开设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开课时间
第4学期
先修课程
计算导论、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
后续课程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字系统设计
2课程性质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属传统的经典课程,国内各类高校,包括职业 技术学院、中专等,一般都有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所有大电类 学生都必须开设本课程。
在湖南大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属理科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是计算 机与通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的四大核心课程之一;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测量技术与仪器等 专业等;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均是必修课程。
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系统设计》等专业课程的主要先导课程之一,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学期开设此课程的是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3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对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提出要求 开始,到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所需逻辑功能为止的整个过程的完整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除了系统地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 析与设计的经典方法之外,还要求掌握利用现代EDA系统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先 进的思想与方法。
3. 2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往实施的是按16周、每周4学时共64学时组织课堂教学,从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在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 程、信息安全等专业实施的是按16周、前10周3学时,从第11周至17周,每 周课堂教学3学时,实验室教学3学时组织教学。
2. 1教学大纲与教学实际需要的协调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 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等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本学科发展的 基本现状编写的,在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的教 学要求和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进行调整。因此,《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 的教学应选取满足教学需要的权威性教材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担任本课程的 主讲教师需要根据社会
IT环境的变化以及本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充实新的 教学内容。
3.
教师应注重授课的条理性,强调课程内容的简单和综合运用,突出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上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具体案例来做说明。 授课时多结合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 通过不同方式多倾听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反映和意见,督促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 文献,还要通过必要数量的练习题来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重点 与难点事项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与培养目标。
3. 2. 3教学进度安排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安排必须依照本教学大纲总体要求进行,任课教 师在每学期开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编写教学进度计划表,并在教学计 划执行过程中及时编写教学日志,反映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分析在教学过 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二进制数制和编码;
2、 二值布尔代数(逻辑代数)的基本公理、定理及规则;
3、 逻辑函数的性质;
4、 卡诺图排列的巧妙方格阵列;
5、 基本组合逻辑模块分析与设计的经典方法;
6、 组合逻辑电路定时冒险和动态冒险产生的原因及消除险象的方法;
7、 标准的M
通信工程专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