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负激励
摘 要:人是企业实力的最终体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能否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潜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文章就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进行分析,并对不恰当的激励――负激励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激励 负激励 人力资源价值 潜能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3-157-02
一、引言
人是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的首要源泉,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及其能力发挥的状态。因此,是否能够有效地实施人本管理已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有一些企业认为“管理就是服务”,他们把管理看成辅助的、被动的工作,忽视了“开发员工潜力”这个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则认为:企业管理的一项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提升现有的人力资源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除了具备高素质的领导者与员工队伍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能够有效地把员工的潜在能力自觉地转换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管理机制,其核心就是激励机制。
二、激励
从根本上讲,激励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潜力,并引导员工将自身潜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仅就其中的七种简述个人看法。
。目标激励是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具体到人,使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小目标,从而避免员工对企业总体目标产生虚幻感和遥远感,提高员工工作的自信心,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从而发挥个人潜力,自我激发工作热情的一种激励方法。
科学的激励目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目标的适当性,即目标相对特定的激励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可行性和挑战性。目标的制定,不仅仅要考虑到员工经过努力能否实现,而且还要使工作的性质和目标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真正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践证明,工作能力要求略高于执行者的实际能力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2)目标的明确性。激励对象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调动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创造最佳成绩。而要做到目标明确,必须使目标尽量简化。
。 认可激励是通过外界对员工的成绩或能力表示认可而达到激励目的一种激励方法。
上级对下级的认可、群体对个体的认可、舆论对现象的认可,都可以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认可包括能力认可、成就认可和道德认可等。能力认可可以通过职位提升、薪金的调涨、调换到重要岗位、委以重任等形式体现;成就认可可以通过奖励和表彰等形式体现;道德认可可以通过舆论表彰等形式体现。这几种认可方式没有严格界线,一般情况下,一个具体的认可行为可能包括以上一种或多种认可形式,但是认可激励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离开这一基本原则,认可激励将失去其权威性,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
。纪律激励是用纪律和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执行者与操作者行为的激励方法。这种激励最大的特点是只罚不奖,因为遵守纪律是理所应当的,而不遵守纪律则当然应该受到制裁和处罚。
使纪律激励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三点:(1)纪律的合理性。纪律要合乎情理,即必须是大多数人都能够遵守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纪律的制定离不开员工的参与。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员工意见,让员工参与纪律的制定,以便得到员工的认可;其次制定纪律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状况及承受能力;最后做好纪律完善工作。对于那些实践证明不尽合理的纪律要及时进行修改完善。(2)执纪必严。从纪律制定之日起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对违反纪律的人必须严肃处理,真正做到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3)只罚不奖。由于所订纪律是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是合乎情理的,因而大多数人都能遵守。这时,如果对遵守者给予奖励,就违背了奖励的差别性原则,也就不能称之为纪律激励了。
。行为激励是用企业领导者在某些方面的有意行动来激发下级的激励方法。
由于企业领导者处于职工有目共睹的特殊地位,其一言一行自然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因而在一个企业里,没有什么比企业领导者“身体力行”更能产生激励作用了。
行为激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上的行为激励。通常表现为领导关心员工生活,与员工有乐同享、有苦同尝、有难先当,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难,谋员工之所求,扎扎实实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2)工作上的行为激励。法约尔说过:“领导做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当领导在出勤方面做出榜样时,谁也不敢迟到,当领导积极地、勇敢地、忘我地工作时,职工们也将效仿他的榜样。”领导在工作上要力戒形式主义,坚持重实际
激励与负激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