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佚文注释
按语
《孙子兵法》佚文是指传本、汉简本《孙子兵法》十三篇之外的有关孙武言论及文字材料。这些材料散见《左传》、《史记》、《潜夫论》、《文选》、《北堂书抄》、《通典》、《太平御览》等书籍之中,其中也包括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汉简《孙子》佚文。由于这些佚文分别辑录于不同的文献,十分零散,故而我们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并按原文大意,注译出文义,以便读者阅读参考。
上孙家寨汉简《孙子》佚文 (一)孙子曰:“夫十三篇……”
(二)相胜奈何?孙子曰……
(三)《军斗令》孙子曰:“能当三□……”
(四)《合战令》孙子曰:“战贵齐成,以□□……”
(五)《回令》孙子曰:“军行患车* 之,相……”
(六)子曰:“军患阵不坚;阵不坚则前破,而□……”
【说明】
《孙子》汉简的发现,除山东银雀山汉简最为完整外,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文物》1981年第2期刊载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零星汉简,有六十余片,其中有六片有“孙子”字样,专家认定为《孙子》佚文。
【译文】
(一)孙子说:“至于十三篇,……”
(二)互相战胜又会怎样?孙子说……
(三)《军斗令》书上孙子说:“能当三……”
(四)《合战令》书上孙子说:“作战取胜,贵在一齐成功,以……”
(五)《□令》书上孙子说:“部队行军,最怕的是战车交错没有秩序,相互……”
(六)孙子说:“军队担忧的是阵地不坚固,阵地不坚,前军就很容易被攻破,而……”
《孙子占》(一) 《孙子占》曰:“三军将行,其旌旗从容以向前,是为天送,必亟击之,得其大将。三军将行,其* 旗垫然若雨、是为天??,其帅失。三军将行,* 旗乱于上,东西南北无所主方,其军不还。三军将阵,雨甚,是为浴师,勿用阵战。三军将战,有云其上而赤,勿用阵;先阵战者,莫复其迹。三军方行,大风飘起于军前,右周绝军,其将亡;右周中其师,得粮。(录自李?P 《太平御览》卷三二八)
(二) 孙子称司云气,非云、非烟、非雾,形似鸟兽,客吉,主人忌。(见李?P 《太平御览》卷八)。
【说明】
《隋书·经籍志》载有《孙子占》四卷。《太平御览》卷八所引文说是来源于曹操《兵书接要》。《兵书接要》早已亡俟。因此,此处所引《孙子占》两则材料是否为孙武本人所作,尚待考证。
【译文】
(一) 《孙子占》说:“三军将要出动,其旌旗从容飘动向前,这是天赐良机,必须赶快打击敌军,可以擒获敌方大将。三军将行动,其旌旗拖吊着像下雨,这是天??,会损伤将帅。三军将出行,旌旗在上面乱飘,东西南北都没有个主指方向,其军不会返回。三军将列阵,雨下得很大,这为浴师,不要采取阵地战。三军将要投入战斗,有云在其上面,颜色为红色,不要排阵;先已列阵的,不要复蹈其迹。三军刚行动,在军前刮起大风,风遍及右面,阻绝行军,军队将领就会战亡;风遍及右方,正适合其军队,这预示着将会获得粮草。”
(二)
孙子称说主管的云气,是一种非云、非烟、非雾的云气,形状像是鸟、兽,这种云气对客人吉利,而对主人不利。
孙武《三十二垒经》 移军移旗,以顺其意。衔枚而阵,分师而伏。后至先击,以战则克。(录自李?P 《太平御览》卷三五七)
【说明】
本文录自《太平御览》卷357引《吴孙子三十二垒经·灵辅》。关于孙武《三十二垒经》,《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不见著录,最早著录在《旧唐书·经籍志》里。因此,唐以前不见有孙子著此书之说,恐系后人伪托孙子之名而作。
【译文】
转移部队,移动军旗,是用以顺从主帅的作战意图。偷袭,要衔枚夜行,以防喧哗,然后分兵埋伏。敌人后到战场,要抢先出击,用此战略,必能克敌制胜。
孙武论八阵
(一) 孙子八阵,有苹车之乘。(引自《周礼》郑注)
(二) 《孙子兵法》曰:“长阵为甄。”(录自《文选·
《孙子兵法》佚文注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