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塑性力学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第四章 屈服条件
§ 初始屈服条件
§ 两种常用的屈服条件
§ 屈服条件的实验验证
§ 后继屈服条件
塑性力学
§ 初始屈服条件
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极限:
复杂应力状态下,设作用于物体上的外载荷逐步增加,在其变形的初始阶段,每个微元处于弹性阶段。
受六个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应变速率、时间、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材料初始弹性状态的界限称为初始屈服条件,简称为屈服条件。
一般地:
当不考虑时间效应且接近常温时,
一、屈服条件
在初始屈服前材料处于弹性状态,应力和应变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4-1)式简化为
几何意义
屈服条件
在以应力分量为坐标的应力空间中为一曲面。
称为屈服曲面。
屈服曲面是区分弹性和塑性的分界面。
当应力点 位于曲面之内,即 时,材料处于弹性阶段。
当应力点 位于曲面之上,即 时,材料开始屈服,进入塑性状态。
两点假设
1、材料是初始各向同性的,即屈服条件与坐标的取向无关。
可表示为三个主应力的函数:
或应力不变量来表示:
2、静水应力不影响材料的塑性性质。
也可由应力偏张量的不变量表示:
这时,屈服条件只与应力偏量有关:
二、屈服曲线
主应力空间中任一点P代表一个应力状态,
O
平面
L
向量 可参照L直线和π平面分解:
其中 对应于应力状态的球张量部分,即静水压力部分。
由于静水应力不影响屈服,即屈服与否与 无关。
因此当P点达到屈服时, 线上的任一点也都达到屈服。
屈服曲面是一个柱面,其母线平行于L直线。
换言之,这柱面垂直于 平面。
屈服曲面与π平面相交所得的一条封闭曲线,或称屈服轨迹。
屈服曲线
屈服曲线的方程:
1)自原点出发的任一射线必与C相交,但不能同C相交两次。
2)由于材料是初始各向同性的,屈服条件不因坐标变换而变化,因此屈服曲线关于
三轴对称。
3)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初始拉伸和压缩的屈服极限相等,因此,C关于 三轴的垂线也对称。
4)根据§,屈服曲线C必定是外凸的。
若以 记 在π平面上的投影,则屈服曲线C的主要性质如下:
三、π平面上的几何关系
1、
O
等斜面
1
分别在主应力空间的三根坐标轴上截取长度为1的线段。
由于等斜面 与π平面平行,所以:
角 为π平面与主应力空间的夹角,
也即 的夹角。
2、在π平面上取x、y轴,如图:
O
x
y
π平面
S
其中:
轴在x、y轴的投影
轴在x、y轴的投影
轴在x、y轴的投影
则屈服曲线上任一点S的坐标:
当采用极坐标表示时:
O
x
y
π平面
S
其中 就是§。
三种特殊情况:
1)单向拉伸
2)纯剪切
3)单向压缩
若在以L直线为z轴的柱坐标系中写出主应力
空间中任一点的坐标。则其三个坐标分量都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正比于等效应力, 标志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代表静水应力的大小。
§ 两种常用的屈服条件
一、Tresca屈服条件
Tresca屈服条件认为: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 时,材料就开始屈服。
当主应力顺序为 时,此屈服条件可表示为:
Tresca与金属试件简单拉伸时试件表面能观察到的滑移线与轴线大致成45度,以及静水压力不影响屈服的事实相符。在材料力学中,它也就是第三强度理论。
比较π平面上任一点的坐标公式
可见:在 的范围内,屈服曲线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段。
得:
(4-11)
§ 两种常用的屈服条件
一、Tresca屈服条件
由对称性拓展后,得到π平面上的一个正六边形。
如不规定
(4-11)应写成:
(4-12)
对于平面应力状态,当 时,上式变为
在主应力空间中,他们构成一母线平行于L直线的正六边形柱面。
(4-13)
在 平面上,(4-13)式给出的屈服轨迹呈斜六边形,如图。这相当于正六边形柱面被 的平面斜截所得的曲线。
塑性力学课件王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