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基督教异同略说-冯冯居士.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佛教与基督教----- 摘自冯冯著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维持这世界人类社会秩序的惟一最有效力的观念与法则, 人为的法律对于人心并不能发生绝对的阻吓犯罪作用! 明明法律规定严惩杀人者, 可是, 死刑与无期徒刑能吓阻了一切谋杀案犯者吗?法律对于人心的管束力量是极有限度的也不够深远的, 而且, 各国各地的法律也都因国情与民族性不同而迥异。在台湾,法律较严,贩毒与谋杀犯, 必获判死刑。但是在美加, 法律较宽, 没有死刑, 最大的极刑只是终身监禁, 而且刑满二十五年可以假释, 对于犯罪根本起不了太大阻吓作用, 更谈不到教育改造功能了, 所以美加不断出现许多惨无人道的灭门血案、奸杀幼童案、贩毒案……犯罪比率较高。美加与西欧社会,一般人都不知道佛教讲的宇宙因果律,不懂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西方社会的道德沦亡,所以西方社会人人重视目前的功利与物欲享受, 而不管别人死活。在往昔, 西方人士尊崇基督教, 至少还畏惧上帝而知善恶, 现在基督教对于西方社会, 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已经失去了道德约束力, 而刑法又太宽, 难怪西欧社会犯罪率越来越高了。假如世界人士也如中国佛教徒一般普遍认识因果律, 知道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这世界就平静得多。也许就不会有黎巴嫩境内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互相仇杀了! 事实上, 五千年前,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 由摩西率领进入迦南地区, 所至之处, 屠城殆尽, 杀人每以数十万计( 请参看旧约列王纪及士师纪各章犹太人的自豪自白) 。以色列人强占了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约旦河一带, 屠杀灭尽了当地原有的土著民族(请详阅列王纪与士师记) ,自称为上帝惟一的选民,排斥一切异族, 以色列人已经种下了恶因, 往昔被其屠杀的冤魂万万千千, 再来人世报复, 于是有纳粹德国之排犹。希特勒与其徒众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 固然是残酷, 但也是因果循环的报应。以色列人的祖先五千年来不断灭绝他族子孙, 自种了恶因。于是自食恶果, 以色列子孙今日遭别人屠杀, 现在黎巴嫩境内的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互相屠杀,互尝恶果! 以色列是一个极端排外的民族, 并无所谓“博爱”及“上帝爱世人”的思想, 在以色列的宗教“犹太教”, 是一个极端排外排他的原始民族迷信宗教,与“基督教”根本是两回事。两千年前耶稣在印度研究佛学,大约是他十八岁至三十岁的阶段,详见圣彼得著作“使徒行纪”( Aquarian Apostles Chronicles ),该书述及耶稣在印度修学之事甚详。不幸,圣保罗与圣彼得不睦, 将圣彼得的使徒行纪剔除于新约之外, 使世人不得见耶稣在印度修学佛学与实行净土宗的事实。耶稣经波斯大马士革等地, 经土耳其回到以色列, 采用佛教净土宗的简便法门, 另创宗教。主张博爱平等, 主张人类应互相亲爱, 提倡“信主得永生”“天国在你心中”……凡此, 都类似净土宗讲的: “一心持念阿弥陀佛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怨亲平等”。佛教无“分别心”,耶稣也讲“爱你的邻人,也爱你的敌人”, 佛教讲忍辱精进, 耶稣也教人“如有人唾辱你, 就让他唾辱另一边脸。”如果我们细心详查, 就会发现耶稣也多次说过善行必会获得福址。这观念就是“善有善报”。总之, 佛教与基督教有许多是相通的, 就算你不相信耶稣曾经去印度研究佛学, 你也不能否定佛耶两教有很多相似的美德与崇高理想。新约中,连耶稣十二岁开始在犹太教聚会上讲道这件事,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可是,耶稣十二岁至三十一岁这一段,新约只字不提, 你不觉得奇怪吗?新约记载, 从耶稣十二岁初次讲道, 忽然一下就跳到他三十一岁左右的正式进入耶路撒冷讲道,奇怪吗? 没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是大门徒彼得所写的“使徒行纪”这一本书,后来被保罗剔除了,今日的圣经,是不完整的。假如你有兴趣,不妨找一本英文译本的“使徒行纪”看看,在主要大学的图画馆都会有此书的。当然, 有些基督教人士绝不承认此书。但是, 他们也无法解释为何新约内几乎全无首徒圣彼得的语录,而对保罗的罗马书等等占了大部分篇幅。耶稣采自佛教的教义, 当然是受到原始民族迷信的犹太教的攻击了, 排外而屠杀异族为荣的犹太人, 怎会容许耶稣的不分种族的博爱? 于是犹太人宁愿释放杀人大盗巴拉巴,而将耶稣钉上十字架。犹太人钉了耶稣, 没想到基督教反而因此迅速发展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很不幸地,今日的基督教内部,派系林立,彼此互相倾轧, 自成水火, 而且所传的教义, 也都日渐远离耶稣的博爱原意, 更有许多教会形成狭窄的排外心理。耶稣并未讲过排斥佛教的话, 耶稣谴责的邪教, 指的是中东一带的拜金牛、拜淫神偶像的邪教,并非指佛教。不幸地,有些基督徒误解了,竟擅自妄解经意来攻击一切其他宗教。而且, 对于善行的观念, 也不大提起了。旧日的西方社会一般大众的宗教心理, 受到了基督教的若干影响又掺入了其他色彩,基督教的旧教

佛教与基督教异同略说-冯冯居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257909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9